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7:53

小班主题教案详案《蛋宝宝》

<p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2px;">查找:小班主题教案详案《蛋宝宝》PPT课件</span></p><p>设计思路:</p> <p>该活动是由小班主题“动物的花花衣”中生成的。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本次活动时,着重从师幼互动的有效预设人手,通过情境的预设、游戏的预设,从而提高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p> <p>小班初期,幼儿仍处于绘画的涂鸦期,绘画的有意性明显缺乏。因此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感受绘画的快乐,激起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是本次活动的重点。</p> <p>1.活动情景性。在本次活动中,蛋宝宝的形象、蛋宝宝的故事、蛋宝宝做游戏的情景始终贯穿整个活动,把幼儿带入一个情景,试图通过与蛋宝宝一起游戏,参与绘画活动。</p> <p>2.活动游戏性。宝宝们在进行涂画时’设计了游戏的语言:“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圆圆的。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大大的。”!来自屈.老师教案.!以此来提示幼儿涂画一个大大的、圆圆的鸡蛋,形象的“骨碌碌”’提示幼儿用绕圈的方法进行绘画。</p> <p>活动目标:</p> <p>1.用涂鸦的方法,进行油画棒的涂画,尝试涂画圆。</p> <p>2.在故事情景和绘画操作中,感受绘画的快乐。</p> <p>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p> <p>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p> <p>5.感受作品的美感。</p> <p>活动准备:</p> <p>油画棒、画纸等绘画工具(人手一份);围裙式故事背景与故事人物(一套)。</p> <p>活动过程:</p> <p>一、蛋宝宝不见了</p> <p>(在此环节,教师直接导人情景,通过扮演鸡妈妈和鸡宝宝的角色,在’隋感上很快与幼儿形成积极互动,通过有效提问唤醒幼儿的原有经验,说说鸡蛋的形状、颜色等特征,为接下来的绘画活动进行铺垫。)</p> <p>1.导人情景:鸡妈妈生了一窝蛋宝宝,可是粗心的鸡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宝宝了,刚刚出生的宝宝长得什么样呢?(宝宝刚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是一个鸡蛋。)</p> <p>2.动作模仿: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滚一滚。</p> <p>小结:蛋宝宝是圆圆的,所以是会滚的。</p> <p>二、蛋宝宝要长大</p> <p>(在此环节,教师利用儿歌化的语言进行引导,鼓励幼儿用油画棒涂鸦的方法绘画蛋宝宝。儿歌化的语言在此环节成为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的主要手段。)</p> <p>1.蛋宝宝不想长大。</p> <p>导语:蛋宝宝不想长大,因为这样就可以一直让妈妈抱着。</p> <p>提问:谁来告诉蛋宝宝,长大了有什么好处?</p> <p>动作示范:当幼儿说出一个长大的优点,教师便用油画棒涂画一个蛋宝宝。(把幼儿在涂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用故事情景的语言加以解决,如:画得太小、画得不圆。)</p> <p>小结: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圆圆的。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大大的。蛋宝宝。</p> <p>三、蛋宝宝长大了</p> <p>(在此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演示与幼儿形成互动,让幼儿看到鸡蛋如何变小鸡,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涂鸦活动的兴趣。)</p> <p>导语:长大了真好,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好像蛋宝宝们有动静,怎么了? (对蛋宝宝进行添画,蛋宝宝出壳变成了小鸡。)</p> <p>动作模仿:蛋宝宝变小鸡。</p> <p>四、延伸活动</p> <p>用水彩笔绘画短线,使鸡蛋变成小鸡,用手指蘸颜料点画草地。</p>查找:小班主题教案详案《蛋宝宝》PPT课件<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td width="277"> </td> <td> </td></tr>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班主题教案详案《蛋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