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7:19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向日葵》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教学意图:</p> <p>梵高的“向日葵”是精典中的精典,幼儿可以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到画面的布局,颜色,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向日葵》。旨在培养幼儿欣赏与观察能力。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p> <p>教学目标:</p> <p>1、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感受画面传达出来的强烈、炙热的感情。</p> <p>2、学画向日葵,能够合理安排向日葵的位置。</p> <p>3、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p> <p>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p> <p>5、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p> <p>教学关键点:</p> <p>高低错落安排向日葵的位置。</p> <p>教学重点难点:</p> <p>教学重点:</p> <p>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p> <p>教学难点:</p> <p>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p> <p>教学准备:</p> <p>梵高名画,纸,笔。</p> <p>教学过程:</p> <p>一、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向日葵。</p> <p>1、 你喜欢这篇画吗?为什么?</p> <p>2、 画中有几朵花?</p> <p>3、 每朵花都一样吗?</p> <p>4、 他们是怎么插在花瓶里的?</p> <p>小结:这幅画是法国最著名的画家梵高绘画的,他画的向日葵每一朵都不一样,栩栩如生。</p> <p>二、教师示范,学画向日葵</p> <p>1、每朵花都朝着不同的方向,我们看到的分别中花的哪里呢?</p> <p>2、朝前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圆圆的,每一片花瓣都是一样大的。</p> <p>3、朝旁边的向日葵看到的花盘是扁扁的,花瓣一边长一边短。</p> <p>4、朝后的向日葵看到的只有花的后面。</p> <p>小结:摆放的角度不同,看到花的部位也不同。</p> <p>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p> <p>1、幼儿尝试绘画。</p> <p>2、教师巡回指导。</p> <p>3、作品欣赏:表扬能够绘画不同角度的向日葵。</p> <p>教学总结:</p> <p>小朋友绘画的向日葵姿态各异,象真的向日葵一样。</p> <p>教学反思:</p> <p>本次活动教师并没有运用范画,而是让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让幼儿观察向日葵颜色,构图,摆放等,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发现向日葵花盘朝着不同的方向,颜色也并不都是一样的,向日葵的状态也不同,有的开的很大,有的开的很小,还有的花瓣已经凋谢了,幼儿知道梵高爷爷是一个很著名的大画家,他能够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教师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来表现大自然的物体。幼儿在绘画时能够合理构图,花瓶里插的花有高有低,朝着不同的方位,颜色也不同。</p> <p>不足之处:</p> <p>前面讲得有点久,到后来小朋友画的时间有些来不及。另外有的幼儿绘画的向日葵花盘较小,涂颜色的时候不清楚。</p> <p>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该让幼儿观察向日葵真正的模样,让幼儿了解向日葵的大小,颜色,以及各部位的细节之处,这样幼儿绘画就会更形象。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间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时常让他们观察大自然,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会对他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帮助。</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