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详案《变脸》
<p align="center"></p><p>活动设计背景</p> <p>本次活动源自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下的二级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中的一个内容——京剧脸谱。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很多幼儿对它并不陌生,教师也经常在区角中创设绘制京剧脸谱的活动,如果再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关于京剧脸谱的美术活动,可能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本次美术活动我们引入了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剧——川剧,通过川剧特有的“变脸”,尝试在美术活动中实现游戏和教学的巧妙结合。</p> <p>活动目标</p> <p>1.迁移已有的绘画创作经验,创造性地绘制面具。</p> <p>2.小组协商完成游戏,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p> <p>3、通过学习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及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p> <p>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p> <p>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p> <p>教学重点、难点</p> <p>制作“变脸”面具。</p> <p>活动准备</p> <p>自制面具(眼睛和鼻子处挖洞)、炫彩棒、勾线笔、川剧表演的、供幼儿欣赏的面具作品等。</p> <p>活动过程</p> <p>一、欣赏川剧表演“变脸”</p> <p>1.欣赏第一遍后讨论:这位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他是怎么表演的?</p> <p>2.欣赏第二遍后讨论:你们看见他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脸(红、蓝、黄、黑、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他一共变了几次脸?</p> <p>3.教师小结:这位演员表演的节目是川剧的“变脸”,川剧的“变脸”就像我们中国的京剧一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宝贝”,人们把“变脸”称为绝活。</p> <p>二、欣赏面具作品</p> <p>1、认识不同颜色的面具。</p> <p>2、提醒:什么颜色最多就叫它什么脸</p> <p>3、说出这些不同颜色的名字吗(如深蓝色和淡蓝色)?</p> <p>4、色彩的临近色。(如黄色的朋友有:橘红色和柠檬黄)</p> <p>三、讨论面具的绘画方法</p> <p>1.玩“五官变变变”的游戏。谁来说说眼睛能变成什么?</p> <p>2.具体示范面具的画法,什么颜色最多就叫什么脸。</p> <p>注意可以找一找颜色的朋友(如绿色的朋友淡绿色和草绿色)。</p> <p>四、小组合作完成“变脸”游戏</p> <p>1.交代游戏规则</p> <p>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绘画步骤</p> <p>A、提醒幼儿进行“五官变变变”的想象创作,在面具上画好眼睛、鼻子和嘴巴。</p> <p>B、用炫彩棒为面具上的五官进行勾线(提醒幼儿为面具涂上颜色)。</p> <p>C、为面具涂颜色时,提醒幼儿不要只用一种颜色,可以使用多种相近色。</p> <p>3.进行“变脸”游戏</p> <p>四人一组拿好自己的面具背对观众,听着鼓声节奏依次“变脸”,每次“变脸”后同伴迅速说出面具的颜色。</p> <p>4.延伸活动</p> <p>师:变脸游戏可以四个人玩,也可以一个人玩(教师示范)。</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