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的分成》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p> <p>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p> <p>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p> <p>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p> <p>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p> <p>活动重点难点:</p> <p>活动重点: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p> <p>活动难点: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p> <p>活动准备:</p> <p>1.课件、一个信封、5个花生。</p> <p>2.操作卡片1张、水彩笔。</p> <p>活动过程:</p> <p>一、开始部分:</p> <p>游戏“碰球”(复习4的组成)。</p> <p>二、点数</p> <p>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p> <p>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花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p> <p>幼儿在小椅子上进行点数。(数完后花生收起来)</p> <p>请个别幼儿说。</p> <p>三、幼儿第一次操作。</p> <p>1.出示课件。</p> <p>师:5个花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它们合起来又是几呢?我们小朋友拿着花生去试试,好不好。</p> <p>2.幼儿进行操作。</p> <p>(1)师:“你是怎样分的?”</p> <p>个别幼儿说。(根据幼儿讲的出示相应的课件)。</p> <p>(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p> <p>幼儿读分合适式。</p> <p>(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p> <p>个别幼儿说。(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p> <p>(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 <p>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p> <p>四、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p> <p>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课件)</p> <p>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p> <p>幼儿集体读分合式。</p> <p>五、幼儿第二次操作。</p> <p>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出示幼儿操作材料课件)</p> <p>(1)认识圈里和圈外的标志。</p> <p>师:小动物要玩套圈的游戏,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样了,(套住了),那这个呢?(没有套住,掉在外面了)。</p> <p>(2)教师示范一个作业。</p> <p>师: 小猪拿几个圈玩游戏的,(5个),套住几个圈,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掉在外面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p> <p>(3)进一步理解5的分和。</p> <p>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幼儿说)</p> <p>(4)讲要求,幼儿进行操作3个作业。</p> <p>师:其他小动物又套了几次圈,套中了几个,几个落在外面,我们数一数,用数字记录下来,好不好!</p> <p>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p> <p>六、评价幼儿的作业。</p> <p>(1)幼儿互评。</p> <p>(2)教师集体评价幼儿的作</p> <p>根据幼儿自己分得结果,结合课件整理巩固复习5的分成的几种方法。</p> <p>活动反思:</p> <p>在今天开展的数学《学习5的组成》中,我请幼儿用拿5颗花生,然后将花生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的组成,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