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穿衣服》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设计背景</p> <p>美国儿科权威专家詹姆斯博士曾说:“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替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这句话耐人寻味.</p> <p>我们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还需要加强,于是我就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我会穿衣服》这节课。</p> <p>活动目标</p> <p>1.学习如何穿好衣服。</p> <p>2.知道自己有一双勤劳的手,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p> <p>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p> <p>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p> <p>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p> <p>教学重点、难点</p> <p>重点:穿衣服,裤子,鞋.</p> <p>难点:1、纽扣扣得是否正确。</p> <p>2、穿裤子分清反正。</p> <p>3、能分清左右鞋、系好鞋带。</p> <p>活动准备</p> <p>儿童上衣(纽扣式)、裤子、鞋(系带式)若干。</p> <p>活动过程</p> <p>开始部分:做手指操,稳定幼儿的情绪。</p> <p>基本部分:</p> <p>一、谈话</p> <p>1.师:你们已经是学前班的小朋友了,你们觉得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p> <p>2.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可以自己穿(脱)衣服、裤子、鞋。</p> <p>二、学习自己做事情</p> <p>1.学习穿(脱)衣服、裤子、鞋的方法。</p> <p>(1)请几个幼儿到前面穿上衣(或裤子、鞋),要求其他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他们是怎么穿的?谁的方法好?为什么?</p> <p>幼儿自由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p> <p>(2)教师演示穿(脱)衣服、裤子、鞋的基本要领:</p> <p>穿衣服,注意纽扣要扣得正确。衣襟对齐后再扣,这样就不会出现衣襟一长一短的现象。</p> <p>裤子,首先穿之前要分清反正面,把正面朝上再穿,不要两条腿穿一个裤筒里。</p> <p>鞋,先分清左右脚的鞋,不要穿反鞋。穿上后学系鞋带,不要系死扣。</p> <p>(3)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从新穿衣服(穿纽扣式衣服的)</p> <p>鼓励孩子以后要经常自己动手穿,因为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并且我们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p> <p>三、课程拓展,进一步学习生活自理的一些基本技能</p> <p>教师示范整理物品的方法,讲解整理物品的正确方法和基本要领。如书包的整理方法,教师拿幼儿的书包做例子,从新整理。</p> <p>让全班幼儿自己从新整理书包。</p> <p>结束部分:引导幼儿在家里帮父母做能做的事情</p> <p>教学反思</p> <p>在这节《我会穿衣服》 的课程中,教师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道具,便于幼儿动手操作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每个环节中都注意向孩子讲述注意事项,如穿衣服、裤子、鞋子前要分清反正;学习整理书包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难的方面在于幼儿系鞋带的方法,教师给每个孩子一根鞋带来练习,并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就要表扬他,要和他们成为好朋友。</p> <p>总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教师要言传身教,多开展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并多与自理能力较差幼儿的家长沟通,指导他们在家里做一些配合学校活动的做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习惯,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也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