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6:21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到的春天》

<p align="center"><br /></p> 查找: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到的春天》PPT课件<p>活动意图:</p> <p>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幼儿周围的大自然中,处处表现出生机勃勃、万千变化的美丽景象,暖暖的阳光、柔柔的春风和细雨,到处充满春天特有的景象。带着亲近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开展了此次数学《找到的春天》的活动。数学活动比较抽象,枯燥,幼儿难以理解和运用的。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时逐步地愿意亲近数学喜爱数学。用多种途径学习感知和体验数学。找到数学知识与幼儿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有效地促进幼儿对数学的探索兴趣和认知发展。</p> <p>活动目标:</p> <p>1、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尝试数一数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p> <p>2、从不同的现象中把握春天的季节特征。</p> <p>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思维抽象概括能力。</p> <p>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p> <p>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p> <p>活动重难点:</p> <p>尝试数一数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p> <p>活动准备:</p> <p>1、 多媒体课件。</p> <p>2、 操作材料包。</p> <p>活动过程:</p> <p>一、再现情景:(PPT1-PPT3)</p> <p>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寻找春天,那请你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哪些春天的朋友?</p> <p>教师根据幼儿说的进行小结归类:</p> <p>1、当我们找到小蝌蚪、蜗牛、蚯蚓、鸭子和刚孵出的小鸟,我们知道春天来了。</p> <p>2、当我们看到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越开越大,嫩嫩的小草越长越高,树叶发芽了,我们知道春天来了。</p> <p>3、当人们脱掉了厚厚的冬衣,换上了轻便的春装,我们知道春天来了。</p> <p>二、观察图片:(PPT4)</p> <p>它们都是怎么排列的?和我们以前数数时看到的东西排列有什么不同,用什么方法可以数得准确呢?</p> <p>小结:我们在数这种圆圈式(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时,一定先要确定一个起点(可以去观</p> <p>察它们的不同特征出发),之后记住它的位置后,逐个数到起点前一个物体为终止点,这样我们就不会重复数也不会漏数。</p> <p>三、尝试操作:</p> <p>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粉色的花儿越开越大,蝴蝶围着花朵翩翩起舞,小蝌蚪也在找自己的妈妈呢,鸭司令带着小鸭们去池塘游泳,现在你们去找一找春天的朋友,你们能帮忙数一数吗?</p> <p>幼儿操作要求:</p> <p>1、数一数分别有几朵花、几只蝌蚪、几只鸭子?</p> <p>2、数好后圈出相对应的数字。</p> <p>3、和同伴说一说你是用怎么样的方法来数的?</p> <p>四、分享交流:</p> <p>1、有几只蝴蝶未在花朵旁边?有几只蝌蚪在找妈妈?鸭司令带着几只小鸭在游泳?(.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你是怎么样数出来的?</p> <p>小结:原来数这样圆圈式(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时先要观察它们的特征是否一样,我们可以先找出不同特征的物体(比如方位、大小、颜色等),可以从它先数,逐个数到起点前一个物体为终止点。</p> <p>2、出示没有任何特征的圆圈式排列:</p> <p>这些刺猬一样吗?那这些特征一样的物体,我们又该怎么来数呢?</p> <p>小结:像这些特征一样的物体,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先用手指按住一个物体作为起点,再往下数,数到手指按住物体的前一个作为终点;也可以用做标记的方法进行数,这样就能做到不漏数、不重数了。</p> <p>活动延伸:</p> <p>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都是围起来的,碰到的时候要试着数一数,看小朋友能不能数对。</p> <p>活动反思:</p> <p>春天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季节,所以几乎每门课中都有关于春天的内容。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活动中孩子对排列顺序似乎也明白了很多。作为老师,除了教给他们知识外,还得关注他们的思想。要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引导观察发现实物有规律地交替排序,并能讲述出排列的规律。根据中班孩子认知特点及发展水平。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能力。</p>查找: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到的春天》PPT课件<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td width="277"> </td> <td> </td></tr>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