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5:53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生熟鸡蛋》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探究发现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p> <p>2.感受分享区分生熟鸡蛋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p> <p>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p> <p>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p> <p>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p> <p>活动准备:</p> <p>电子白板课件;实物投影仪;透明量杯二只;放有生熟鸡蛋的托盘、记号笔、记录表人手一份;带盐水的容器、手电筒若干。</p> <p>活动过程:</p> <p>一、激发幼儿探究鸡蛋的兴趣。</p> <p>1.导入:看,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二只鸡蛋,并分别标上了数字1和数字2。请你们不打破鸡蛋,去玩一玩,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p> <p>2.交流:</p> <p>①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p> <p>(个别幼儿讲述后,征求全体幼儿的意见,当意见一致后教师记录)。</p> <p>②谁有不同玩法?</p> <p>(个别幼儿讲述后,征求全体幼儿的意见,当意见一致后幼儿尝试记录)。</p> <p>师幼小结:我们用转和摇的玩法发现,1号鸡蛋转的慢,摇时有声音,2号鸡蛋转的快,摇时没有声音。</p> <p>二、引导幼儿猜测与验证生熟鸡蛋的不同。</p> <p>1.提问:怎么二个外观差不多的鸡蛋会有这些不同呢?(可能一只是生的一只是熟的)</p> <p>猜猜,哪一只是生的,哪一只是熟的?为什么这样认为?</p> <p>2.把1号蛋和2号蛋打开看看就知道了。(师幼各打开一只鸡蛋验证)</p> <p>师幼小结:现在我们知道1号蛋是生的,它转的慢,摇时有声音;2号蛋是熟的,它转的快,摇时没有声音。边说边点击按钮“生”字和“熟”字。</p> <p>3.为什么生熟鸡蛋会有这些不同表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p> <p>(在幼儿的讲述中,教师帮助归纳提升:生鸡蛋能看清蛋清和蛋黄,是流动的液体,所以它转的慢,摇时有声音;熟鸡蛋只能看到蛋白,它是固体,所以它转的快,摇时没有声音。)</p> <p>三、鼓励幼儿根据记录表探究与记录生熟鸡蛋的不同。</p> <p>1.我们用转转、摇摇的方法学会了区分生熟鸡蛋。有没有信心加深点难度继续去玩?难度就是要看懂这张记录表。</p> <p>看到什么?(手电筒)怎样用手电筒玩鸡蛋呢?(照照)照了以后生熟鸡蛋会有什么不同表现呢?请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p> <p>第二行呢?(把生熟鸡蛋放入水中看看它们谁会沉浮)教师补充:这是一桶加了些盐的水。同样,请把你的发现记录在这张表中。</p> <p>2.谁来把你们的发现介绍给大家。(幼儿将记录表放在投影仪下介绍自己的发现与记录)</p> <p>师幼小结:用手电筒照,生鸡蛋是发亮的,熟鸡蛋是发黑的;放在盐水中,生鸡蛋是沉在水下的,熟鸡蛋是浮在水面上的。</p> <p>四、拓展延伸,引发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p> <p>如果在这个盐水中再加入一些盐,生熟鸡蛋又会有怎样的状况呢?请到科学区去试试吧。</p> <p>活动反思:</p> <p>活动题材来自餐桌,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有熟悉感,无形中激发幼儿探究讲述的兴趣。</p> <p>活动目标定位明确具体,在于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科学素养。</p> <p>活动环节层层递进,从自由玩中发现鸡蛋的不同→猜测验证不同的原因→借助电筒等材料区分不同,体现“做中学,玩中学”的幼儿学科学理念。</p> <p>活动中的问题简练到位,易于幼儿理解,每环节的小结严谨科学。教师的介入适时适度,体现了幼儿学科学的后续探究性和发展性。</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生熟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