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5:48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变蝌蚪》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关注小动物的情感。</p> <p>2、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过故事《小青蛙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p> <p>3、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能力。</p> <p>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p> <p>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p> <p>教学重点、难点</p> <p>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青蛙为什么是益虫?</p> <p>活动准备</p> <p>青蛙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挂图</p> <p>活动过程</p> <p>一、观察蝌蚪的特征</p> <p>1、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p> <p>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自由发言。</p> <p>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p> <p>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并提问:</p> <p>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p> <p>2、这些青蛙平时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呢?</p> <p>3、你们害怕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会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吗?</p> <p>二、青蛙外形特征</p> <p>1、自主探索:请幼儿仔细观察青蛙图片、模型,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并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通常为经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p> <p>2、集体探索:你见过青蛙,听过青蛙的叫声吗?说说青蛙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p> <p>三、探索青蛙生长过程</p> <p>1、出示《小蝌蚪找妈妈》挂图,讲述故事。</p> <p>2、提问:水草上沾着的一团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大脑袋长尾巴、游来游去的动物是什么?是由什么变来的?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p> <p>3、幼儿复述故事。</p> <p>4、比较青蛙和蝌蚪</p> <p>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p> <p>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p> <p>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p> <p>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p> <p>5、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玩法: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老师一边出示字卡一边说:青蛙妈妈产下许多圆圆的卵(幼儿儿蹲下双手抱腿,头低下,做圆圈形状),又成小蝌蚪(幼儿小跑步双手放在身后做摇摆状),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幼儿 伸出两只胳膊继续小跑做游泳状),又长出两条后腿(幼儿把两腿分别伸一伸),最后成青蛙呱呱叫又跳(幼儿做蛙跳状,嘴里学青蛙叫声:呱呱呱)。</p> <p>教学反思</p> <p>1、本节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用小青蛙的生长过程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小朋友学到了青蛙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演变过程。幼儿在本节课中知道也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来了。</p> <p>2、本节课少讲了青蛙的益虫,教导幼儿要从小保护它们</p> <p>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先告诉大家环境在不断恶化,但有些小动物还是坚持自己的工作,帮人们捉害虫,引入本篇课文。</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变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