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5:37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手》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设计背景</p> <p>前一段时间,在我与中班幼儿共同游戏、玩耍时,发现他们虽然非常喜欢动手操作的活动,但是对手本身的认识却很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p> <p>活动目标</p> <p>1.用小手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增进触觉的敏感程度。</p> <p>2.了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学会保护手。</p> <p>3.在活动中,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p> <p>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p> <p>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p> <p>教学重点、难点</p> <p>难点:1、手指的名称不同。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p> <p>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p> <p>活动准备</p> <p>1. 每人一份(5个)不同颜色的手指帽。</p> <p>2. (合拢放开)韵律音乐。</p> <p>活动过程</p> <p>1. 做律动(合拢放开),引起幼儿兴趣。</p> <p>2. 认识手。</p> <p>(1)知道每人都有一双手。</p> <p>刚才小朋友在干什么呀?我们表演的时候用什么来做运动的呢?我们都有一双小手吗?请你们伸出来数一数有几个手指头?(学习词:一双手)</p> <p>我们班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手,那看一看我们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启动幼儿说出手指、指甲、手掌等名称,并发现手指长短、粗细的不同。</p> <p>小结:我们都有一双手,共有十个手指头,手指头上有亮亮的、硬硬的指甲。指关节还能灵活运动,手指不一样粗也不一样长,它们的名字也不一样。</p> <p>(2)认识手指</p> <p>A.教师启发提问,并用拟人化口吻进行讲诉。</p> <p>最粗最短的是谁呢?(大拇指哥哥点点头)</p> <p>最小最瘦的是谁呢?(小拇指弟弟拉拉勾)</p> <p>最高最中间的是?大拇指旁边的又是谁?(食指、中指跳跳舞)</p> <p>剩下一个指头叫无名指。(无名指妹妹弯弯腰)</p> <p>B.练习说手指名称。(儿歌)</p> <p>3、了解手的用处及保护手的方法</p> <p>(1)谈话:手指的本领很大,那请小朋友说说它可以做什么?</p> <p>(2)教育幼儿要保护自己的手。</p> <p>讨论保护手的方法:不玩尖锐的物品、不咬手指;勤洗手、保持干净。</p> <p>4.游戏“手指帽”,巩固幼儿对手指的认识。</p> <p>5.到户外晒太阳,与幼儿一起进行手指游戏。</p> <p>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大拇指哥哥点点头。</p> <p>小拇指小拇指你在哪?小拇指弟弟拉拉勾。</p> <p>教学反思</p> <p>在活动中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乐导入法、观察发现法、游戏巩固法、感知操作法。活动开始,孩子们在轻松的音乐中,对手有感性认识,产生活动兴趣。然后通过观察,孩子们自己发现手上有什么,有几个手指,并进行手指和手的比较。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与孩子们共同搭建认识的平台。</p><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 </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能干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