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宝宝找朋友》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方形。</p> <p>2.愿意为图形宝宝找朋友,并按要求操作。</p> <p>3.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p> <p>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p> <p>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p> <p>活动准备:</p> <p>不同颜色的圆形、三角形、方形卡片若干张</p> <p>贴有圆形、三角形、方形标记的房子3间</p> <p>活动过程:</p> <p>一.认认说说。</p> <p>(1)教师逐一出示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形状。</p> <p>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小三班来了三位图形宝宝,小朋友们想认识他们吗?那我们请它们出来吧!</p> <p>我们一起和它们打招呼吧。</p> <p>二.游戏:找朋友</p> <p>(1)师:图形宝宝很高兴见到这么多的小朋友,他们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每一个幼儿上前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宝宝)</p> <p>(2) 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自己拿的是什么图形宝宝,我喜欢什么图形宝宝?</p> <p>(3) 教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拿的是XX图形宝宝(引导幼儿用“我喜欢XX图形宝宝”回答)</p> <p>(4)师幼找朋友</p> <p>A:圆形宝宝找朋友</p> <p>师:我这儿也有一些图形宝宝,它们想找朋友。(出示圆形)我是圆形宝宝,谁和我长的一样我就和他做朋友。请圆形宝宝站起来。好朋友挥挥手。</p> <p>B:方形宝宝找朋友</p> <p>出示方形宝宝。</p> <p>师:我是……方形宝宝快过来,亲亲。</p> <p>C:三角形找朋友</p> <p>师:我是…… 三角形宝宝快过来和我抱一抱。</p> <p>三.图形宝宝找家</p> <p>(1)师:图形宝宝累了,想要回家睡觉了。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p> <p>(2)出示贴有图形标记的房子</p> <p>师:这是谁的家啊?(圆形的家)</p> <p>把圆形送到他家里(教师示范),送的时候要对他说:“我把圆形宝宝送到圆形的家”。(让幼儿练习说这句话)</p> <p>师:这是谁的家?(三角形的家)</p> <p>把三角形送到他家里,请一个小朋友帮忙把三角形宝宝送回家。</p> <p>(提醒幼儿送的时候要说:把三角形宝宝送到三角形的家)</p> <p>师:这是谁的家?(方形的家)</p> <p>把方形送到他家里,请一个小朋友帮忙把方形宝宝送回家。</p> <p>(提醒幼儿送的时候要说:把方形宝宝送到方形的家)</p> <p>(3)分组操作练习。</p> <p>请幼儿把一样的图形送到有相应图形标记的“家”中,鼓励幼儿为图形宝宝都找到家。</p> <p>(学习句型:我把XX图形宝宝送到XX的家)</p> <p>(4)评价</p> <p>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送的对不对?集体检查</p> <p>四.结束</p> <p>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棒,都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了,我们一起和图形宝宝说再见吧。</p> <p>活动反思:</p> <p>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生动有趣,导致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将图形标志做成有颜色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思维。我会将这次一课伸延的教研活动,作为对自己的磨练。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在教具的选择中,尽量考虑周到,排除不应该有的干扰因素。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使更多的幼儿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让孩子喜欢学习、爱学习、会学习。</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