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数学教案《文具店购物》
<p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活动目标】</p> <p>1.通过观察与交流,懂得爱护人民币,感受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p> <p>2.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游戏,提升数学思维能力。</p> <p>3.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及简单的付钱方式。</p> <p>【活动准备】</p> <p>小钱包(内装有1元、5元、10元的硬币和纸币)、表格、幻灯片、文具实物等。</p> <p>【活动重点】</p> <p>认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p> <p>【活动难点】</p> <p>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掌握简便的付钱方法。</p> <p>【活动过程】</p> <p>一、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外形特征及名称</p> <p>1.出示钱包,提问:“这是什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钱包,请你看看钱包里有什么?</p> <p>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发现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p> <p>3.钱可以买什么?</p> <p>小结:钱可以买衣服、用的家电,吃的菜等,我国的钱叫“人民币”,上面都有国徽、有“中国人民银行”的汉字以及表示钱数的数字、汉字等。他们也有许多的不同点,如有硬币和纸币之分;上面的图案、文字、数字也不同。(图案渗透:1元背面有三潭印月,5元背面有泰山观日峰;10元背面有三峡。)</p> <p>二、创设坐公交车的情境,了解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p> <p>教师带领幼儿坐公交车,并在公交站牌兑换人民币。</p> <p>小结:5元等于5个1元,10元等于10个1元或是2个5元,1个5元和5个一元合起来也是10元。</p> <p>三、创设“文具店购物”情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购物付钱的几种方法,巩固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p> <p>1.出示海报,设计购物计划表。</p> <p>2.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p> <p>3.提问:谁买的5元的文具?(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是怎样付钱的,谁的付钱方式和别人不一样?</p> <p>小结:5元有两种付款方式,用1个5元或5个1元来付钱。</p> <p>提问:谁买的是10元的文具?你是怎样付钱的,谁的付钱方式和别人不一样?</p> <p>小结:10元有四种付款方式,可以用1个10元、可以用2个5元,可以用10个1元、还可以用1个5元和5个1元来付钱。</p> <p>四、再次利用“文具店购物”情境,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初步探究最简便的付钱方式。</p> <p>1.第二次限时抢购活动马上开始了,请看第二期海报(出示PPT)</p> <p>海报上有几元的文具,如果买6元的文具你怎么付钱,请你拿出你的钱试一试。</p> <p>小结:买6元的商品有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一元的来付钱,或是用1个5元和1个1元合起来付钱,第二种付钱方法比较简便。(出示PPT)</p> <p>2.请在海报上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商品用最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讲解记录纸使用)</p> <p>小朋友让我们拿着自己的计划表去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吧!</p> <p>活动延伸:</p> <p>在生活中,鼓励幼儿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多种付钱方式。</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