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4:34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2篇《狗熊分饼》

<p align="center"></p><p>教案(一)</p> <p>【教学目标】</p> <p>1、在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对不同形状的食物或图形进行二等分。</p> <p>2、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从中培养比较和判断能力。</p> <p>重点:观察知道二等分的特点</p> <p>难点:尝试各种二等分</p> <p>【教学准备】</p> <p>(认知准备)知道对称的知识</p> <p>(材料准备)圆饼干、长方形饼干和各种图形。每人一份图图圈圈</p> <p>【教学过程】</p> <p>一,故事:《狗熊分饼》(解决重点)</p> <p>1,老师讲故事,理解什么叫公平分饼</p> <p>2,提问:故事中的狗熊要怎样分饼干?什么叫公平?</p> <p>小结:小熊要公平分饼干,就是要将一块饼干分成两半一样大小的部分,这个就二等分。</p> <p>二,观察、判断、操作二等分(解决难点)</p> <p>1,请幼儿在桌上挑选图形饼干进行操作二等分</p> <p>3,分别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二等分的方法(引导讲述各种分法)</p> <p>小结:通过操作我们发现有的图形有各种等分方法。等分后的图形大小完全一样大,能完全重叠。</p> <p>3,比较等分后的部分和原来的部分的大小?</p> <p>小结:二等分后的东西比原来的东西少、小。这说明如果等分的次数越多,被分出的部分就越小、越少。</p> <p>三,巩固提高,观察各种图形</p> <p>1,观察各种图形,找二等分方法(引导用目测的方法)</p> <p>2,讨论各种图形的等分方法?</p> <p>小结:刚才我们运用了目测的方法进行等分,能等分的东西都是能找到对称的中线的。在生活中许多地方就是要用到目测去等分的。所以目测准确也是一种本领。</p> <p>四,幼儿操作涂涂圈圈(老师巡回指导)</p> <p>教案(二)</p> <p>【设计意图】</p> <p>将数学回归生活,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面对生活情境中产生的矛盾,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平时特别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但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而找教师帮忙。为帮助幼儿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我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设计了“狗熊分饼”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教”狗熊学本领的游戏方式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二等分。</p> <p>【活动目标】</p> <p>1.尝试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p> <p>2.在为狗熊分饼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朋友的快乐。</p> <p>【活动准备】</p> <p>知识准备:幼儿熟悉故事《两只笨狗熊》以及常见的几何图形。</p> <p>材料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若干,剪刀、水彩笔、操作练习纸人手一份,展示架,PPT(演示文稿)6张。</p> <p>【活动过程】</p> <p>一、故事导入</p> <p>师:小朋友都听过《两只笨狗熊》的故事。大黑和小黑因为不会公平地分饼,那个饼差点被狐狸大婶吃完,所以他们想学会公平分饼的方法。你们看,大黑和小黑来了。(出示PPTl。)</p> <p>师:你们能帮帮大黑和小黑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黑和小黑带来了哪些不同形状的“饼”?(出示PPT2。)</p> <p>二、学习二等分</p> <p>(一)学习分圆形的“饼”。</p> <p>1.请个别幼儿帮小熊把圆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p> <p>师:谁愿意来帮助大黑和小黑将这个圆饼分成大小一样的两份?(个别幼儿操作,教师不加任何提示。)</p> <p>2.集体验证幼儿的分法是否正确。(引导幼儿发现可采用重叠的方法验证。)</p> <p>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分的。你们觉得他的分法正确吗?为什么?谁有不同意见?你是怎么分的?</p> <p>3.教师小结。</p> <p>师:原来把一个圆饼对折可分成相等的两份,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就是二等分。等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原来的比分出来的一份要大。(出示PPT3。)</p> <p>(二)学习分正方形、长方形的“饼”。</p> <p>1.引出任务。</p> <p>师:大黑和小黑学会了圆形“饼”的分法,可还是不会分其他形状的“饼”。我们再来教教他们,好吗?</p> <p>师:这里有一些正方形、长方形的“饼”,请小朋友找一块“饼”分一分,要想办法分成一样大小。可多想几种分法,分好后用笔和纸记录一下。</p> <p>(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将“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是否能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分“饼”。)</p> <p>2.交流、讨论。</p> <p>师:你分的是什么形状的“饼”,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得是不是一样大?还有谁也是分××形状的“饼”的?你用了什么方法?(先交流正方形“饼”的分法[出示PPT4],后交流长方形“饼”的分法[出示PPT5]。)</p> <p>教师小结。</p> <p>师:要知道正方形的“饼”、长方形的“饼”分成两份后是不是一样大,可以通过边对边、角对角、上下左右对称、重叠等方法进行比较。</p> <p>三、找出二等分的礼物</p> <p>1.交代任务。</p> <p>师:大黑和小黑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习了二等分的方法。下面是一张大黑和小黑带来的礼物单,大黑和小黑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把二等分的礼物找出来。(出示PPT6。)</p> <p>2.幼儿在人手一份的操作练习纸上找出二等分的礼物。</p> <p>3.集体交流、验证。</p> <p>师:你找到哪几种二等分的礼物?为什么你认为这些礼物是二等分的呢?</p> <p>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教师点击PPT6上的每件礼物,如果是二等分的,电脑会把礼物自动圈起来,并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果不是二等分的则不会圈起来,而且会发出爆炸声。)</p> <p>四、延伸活动</p> <p>师:今天,我们教会了大黑和小黑二等分的本领,高兴不高兴?你们的本领真大!其实除了这些图形,还有许多其他的图形,如三角形、梯形等也可以二等分,甚至还可以四等分、八等分呢。我把材料放在区角中,你们可以继续动脑筋试一试。</p> <p>【活动反思】</p> <p>该活动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帮狗熊分饼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以故事引发幼儿用二等分的方法帮助小熊分饼。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个别、小组、集体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将各种图形二等分,并发现、交流不同的二等分方法。第三环节是找出二等分的礼物,巩固幼儿对二等分的认识。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兴趣特别高,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我认为该活动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肯定:1.内容贴近生活。2.形式灵活。3.材料新颖。让幼儿愉快地进行学习,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我让幼儿辨认礼物单上二等分的“实物”,结果幼儿往往顾此失彼,有的只看左右而忽略上下,有的只看上下而忽略左右,有的只看形状而忽略大小,还有的关注不到图案的细微差别。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出错率相对较高,这说明幼儿还没有真正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幼儿暴露的问题蕴含着教育价值,它是引导幼儿深化理解数学概念的有效切入口。确实,幼儿只有在反复操作中,在不同情境的运用中,才能逐步积累数学经验,真正理解数学概念。</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2篇《狗熊分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