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拔根芦柴花》
<p align="center"></p><p>活动目标:</p> <p>1、通过整体舞蹈表现X XX ∣XX XX ∣X - ∣,并学习用打击乐器随乐进行演奏。</p> <p>2、在教室演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变指挥方法,丰富演奏效果。</p> <p>3、能注意自己的演奏效果与同伴的演奏协调一致,培养节奏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p> <p>活动准备:</p> <p>1、打击乐器、图谱;</p> <p>2、音乐《拔根芦柴花》和《化蝶》;课件《芦苇》</p> <p>活动过程:</p> <p>一、听音乐《化蝶》进入教室,教师带幼儿做相应的动作。</p> <p>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p> <p>1、有表情的唱。</p> <p>2、简单进行两声部合唱。</p> <p>三、联系生活,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节奏”。</p> <p>1、教师模仿小狗的叫声,提问:小狗是怎样叫的?有什么特点?</p> <p>2、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叫声是有节奏的?(青蛙、小猫、小鸡……)</p> <p>3、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是有节奏的?(切菜、走路、门铃……)。</p> <p>4、出示节奏谱,让幼儿练习节奏。</p> <p>小狗 X XX ∣X XX ∣</p> <p>青蛙 XX XX ∣XX XX</p> <p>小猫 X - - -∣X - - -∣</p> <p>我们除了用手拍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节奏?</p> <p>四、让幼儿听音乐、看课件,理解感受音乐。</p> <p>1、播放乐曲《拔根芦柴花》,提问:听完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p> <p>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p> <p>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植物是芦苇,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芦柴花,主要生长在苏北地区,好听的乐曲是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就是人们看到很美的芦柴花才编的,所以叫拔根芦柴花,后来人们也用这首乐曲表达丰收时的喜悦之情。</p> <p>五、出示乐曲节奏图谱,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p> <p>1、教师引导幼儿熟悉节奏并练习动作。</p> <p>2、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师指挥练习节奏动作。</p> <p>六、组成“小小乐队”,用乐器为乐曲伴奏。</p> <p>1、教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幼儿讨论配乐方案。</p> <p>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p> <p>3、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练习乐器演奏,也可以请个小指挥。</p> <p>七、请“小小乐队”面向观众演奏。演出结束,请“小小乐队”退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