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鲁班造锯》
<p align="center"></p><p>目标:</p> <p>1、启发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现实生活中仿生现象的有关经验。</p> <p>2、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p> <p>准备:</p> <p>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带锯齿的茅草,放大镜,粉笔。</p> <p>2、匹配图片人手一份。</p> <p>3、锯子一把,故事图两幅。</p> <p>过程:</p> <p>一、引导幼儿感知茅草有锯齿的特点。</p> <p>1、出示茅草,要求幼儿轻轻地摸一摸,用放大镜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在粉笔上划一划,找一找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p> <p>2、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活动。讨论:你发现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茅草的边缘有什么?像什么?</p> <p>3、有的小朋友发现茅草的边缘有一排小锯齿,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p> <p>4、幼儿再次观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茅草边缘锋利的小锯齿。</p> <p>5、刚才你们都发现了茅草很特别的地方,真聪明。古时候也有一个聪明人,他的名字叫鲁班。</p> <p>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初步经验。</p> <p>1、出示挂图,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鲁班造锯》</p> <p>2、提问:鲁班发明了什么?(出示锯子)锯子有什么用?他是怎么发明的?(出示茅草)锯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p> <p>小结: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比茅草更加锋利的锯子。事实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启发才造出来的。不信,我们来看一看。</p> <p>3、出示匹配图片,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连线匹配。</p> <p>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瞧,鸟会飞,鸭会游,蝙蝠会使用超声波,鱼儿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们仿照它们的特点,制造出了对我们人类非常有用的飞机,船、雷达和潜水艇。</p> <p>三、通过竞猜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p> <p>1、教师说出一种人造物,请幼儿猜一猜它是受哪种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p> <p>(1)渔网(蜘蛛网)</p> <p>(2)母子雨衣(袋鼠)</p> <p>(3)电鼻子(猎狗)</p> <p>(4)脚蹼(蛙蹼)</p> <p>(5)迷彩服(动物保护色)</p> <p>2、小结:你们想做个“小小发明家”吗?那好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事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模仿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赶快来告诉老师,好吗?</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