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1:3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饥饿的毛毛虫

<p>活动目标</p><p>1、感知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喜欢毛毛虫和蝴蝶。</p><p>2、学习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阅读好习惯。</p><p>3、初步懂得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健康。</p><p>活动准备</p><p>1、电子大书、幼儿用书。</p><p>2、茧、毛毛虫、蝴蝶、苹果、李子、梨、草莓、柚子、雪糕筒、黄瓜、奶酪、香肠、棒棒糖、樱桃酥、</p><p>腊肠、西瓜、巧克力、蛋糕等图片。</p><p>活动过程</p><p>一、活动导入。</p><p>——师:有一只毛毛虫太调皮了,它爬呀爬呀爬到我们幼儿园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出示蝴蝶的</p><p>图片)咦,怎么变成蝴蝶了?大家别着急,先和老师看个故事,看完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p><p>二、故事欣赏。</p><p>1、自主阅读。</p><p>——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自主阅读《饥饿的毛毛虫》的故事,提醒幼儿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地阅读。</p><p>2、共同阅读:教师结合电子大书给幼儿讲《饥饿的毛毛虫》,通过以下问题,了解故事的大意。</p><p>——叶子上有什么?(出示卵的图片)猜猜谁住在里面?</p><p>——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星期日,太阳升起,毛毛虫爬出来了)</p><p>——毛毛虫爬出来之后好饿,星期一的时候它吃了什么?吃了几个?(老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记</p><p>忆)</p><p>——星期二又吃了什么?吃了几个?……一直到星期六,毛毛虫都吃了什么(利用图片逐一展示)星期</p><p>六的时候吃太多了,吃到肚子疼。(提醒幼儿不可以暴饮暴食)</p><p>——第二天吃了什么之后觉得舒服了?(提醒幼儿多吃蔬菜)</p><p>——毛毛虫吃了一个星期,终于吃饱了,可是现在的毛毛虫又肥又大,它准备要造一座房子,在里面好</p><p>好休息一下。它的房子叫做“茧”。(出示茧的图片)毛毛虫在茧里面一住就是两个星期,大家猜猜,</p><p>从茧里面出来的是什么小动物呢?</p><p>——呀,从茧里面飞出来的是一只美丽的蝴蝶!请问这下大家明白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了吗?</p><p>3、整体阅读。</p><p>4、请幼儿根据图片提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p><p>三、故事表演:毛毛虫变蝴蝶。</p><p>——教师讲故事,幼儿用动作表演。(老师把毛毛虫要吃的食物摆在七个不同的地方)</p><p>动作示例:幼儿双手抱膝盖蹲在地板上扮“卵”。从“卵”里爬出来伸伸懒腰,然后去吃食物,到周六</p><p>的时候肚子疼。吃完之后变成一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绕着自己做个茧(小朋友原地转几圈,然后蹲在</p><p>地上),当老师说到变成美丽的大蝴蝶时,大家就破茧而出,变成蝴蝶飞出来。</p><p>活动应变</p><p>在教师讲解故事的过程中,边讲解边做动作,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p><p>活动延伸</p><p>1、让幼儿理解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到星期天,不断循环。</p><p>2、美工活动:用报纸卷成纸球,再拼成毛毛虫,粘在画的大树叶上。</p><p>区角活动</p><p>科学区:让幼儿学习饲养蚕,观察蚕变蛾的过程。</p><p>语言区:投放食物图片、毛毛虫、蝴蝶图片,鼓励幼儿摆弄图片复述故事。</p><p>环境创设</p><p>主题展示区贴上毛毛虫变蝴蝶过程的图片。</p><p>家园同步</p><p>鼓励幼儿饲养蚕,体验蚕结茧、变成蛾的过程,并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蛾与蝶的区别。</p><p>随机教育</p><p>提醒幼儿要注意饮食,不能暴饮暴食,要多吃蔬菜。</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饥饿的毛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