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21:12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百变平衡板

<p>目标:</p><p>探索使平衡板保持平衡的方法,感知平衡板的平衡与放置其上的物体的形状、教量、位置等的关系。</p><p>准备:</p><p>1.用PVC管自制架子,架子上悬挂着若干条长短不一的绳子,绳子的末端系有用硅胶固定在绳子上的螺帽,另准备与螺帽配套的螺丝(见图1)。</p><p>2.各种平衡板:不同形状的KT板和硬纸板、鞋盘盖子、一次性盘子等(见图2)。教师预先在部分平衡板中心点附近随机打3-4个洞。</p><p>3.配重材料:矿泉水瓶盖(也可用其他瓶盖或乳酸菌饮料瓶子、雪花片等替代),尽量准备数量充足、规格相同的材料,以便于堆放。</p><p>玩法1看谁站得稳</p><p>1.幼儿选择一块已打好洞的平衡板,用螺丝将其固定在绳子的螺帽上悬挂起来(见图3)。</p><p>2.幼儿在平衡板上逐一放置配重材料,努力使平衡板保持平衡,以配重材料不掉下来为成功(见图4~7)。在探索过程中,幼儿会发现某些平衡板(如一次性盘子等)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会产生不同的平衡效果。</p><p>3.幼儿在以上探索的基础上,也可选择未打洞的平衡板,自己寻找合适的平衡点直接用螺丝拧穿,再用螺丝将平衡板固定在绳子的螺帽上悬挂起来,然后展开新的平衡游戏。</p><p>玩法2看谁装得多</p><p>1.几名幼儿比赛,选择相同材质,大小的平衡板和配重材料。如,商量好共同选择大小一样的纸盘作为平衡板,共同选择材质和大小一样的瓶盖作为配重材料。</p><p>2.在平衡板上尽量多地放置配重材料,并且不让配重材料掉下来。幼儿一边放置配重材料一边计数,以配重材料倾倒前的数为依据评判胜负</p><p>规则:</p><p>1.在放置配重材科时可手扶平衡板,待放好配重材料后,两手松开,不再触碰平衡板。</p><p>2.配重材料在平衡板上保持5秒以上不失衡掉落才算成功。</p><p>评析:</p><p>“百变平衡板”属于科学探索游戏。之所以取名“百变平衡板”,是因为平衡板的材质、形状、大小多样,到了活动后期可以由幼儿自己确定平衡点。该游戏既适合独立玩,也适合合作玩。幼儿需自己装配平衡板,并通过在平衡板上放置瓶盖等小物件,感知、体验平衡板的平衡与放置其上的物体的大小、轻重、位置等因素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关经验。该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还能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培养幼儿乐于尝试、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p><p>本游戏的材料投放具有不同的难易层次特点。总体而言,形状不规则的平衡板比规则的平衡板难操作,边少的平衡板比边多的平衡板难操作。为了降低难度,教师预先在一些平衡板上打好洞,供幼儿选用。能力较强的幼儿则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选择平衡板,自己寻找合适的平衡点打洞,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并不急于介入,直接指点幼儿怎么玩,而是鼓励幼儿充分尝试、主动思考,寻找平衡的奥秘。因为教师知道,幼儿的试误也是学习。教师既及时肯定幼儿的各种尝试和探索行为,赞赏幼儿坚持探索不气馁、反复实验不怕失败的精神,也在幼儿因探索无果打算放弃时以玩伴身份适度介入,如教师采用这样的口吻启发幼儿:“我玩时也会不成功,我发现你刚才一边玩一边在调整,说不定再试试就成功了!”“想一想,瓶盖该放哪个地方呢?”当发现个别幼儿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自己一人难以完成任务时,教师及时鼓励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操作。当看到幼儿成功完成任务时,教师还追问幼儿:“为什么瓶盖放这儿就行,放那儿就不行呢?”“为什么瓶盖这儿多,那儿少,平衡板仍没有倾斜呢?”“怎样才能不让平衡板倾斜呢?”师的追问其实是在引导幼儿梳理经验。</p><p>总之,教师在游戏中注意引导幼儿从配重材料的数量和摆放位置两个维度进行思者。当幼儿使用一种方法获得成功时,教师又要求幼儿改变配重材料的数量或摆放位置,再次尝试。幼儿通过不断尝试渐渐找到了平衡的种种奥秘,比如,有幼儿发现球状材料不利于摆放、堆积,白己打洞制造的平衡点若离平衡板中心太远,平衡难度大,配重材料的选择和摆放要求就套随之提高,等等。</p><p>2023.04</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百变平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