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优秀教案:阿里山的姑娘
<p>学习和了解更多幼儿园优秀教案,请关注优学幼儿网,竭诚为您提供。</p><p>目的</p><p>1、用身体动作感受乐曲节拍节奏,体现乐曲的情绪。</p><p>2、本身创编节奏型,学习看节奏图谱打节奏。</p><p>3、能按照节奏图谱上的打击乐标志,用打击乐分声部合奏。注意和大家连结和谐。</p><p>准备</p><p>1、幼儿已认识台湾,知道高山族。</p><p>2、中国地图,《阿里山的姑娘》乐曲磁带,录音机。</p><p>3、节奏图谱,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双响鼓、圆舞板等,人手一件。打击乐标志。</p><p>过程</p><p>1、引导幼儿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宝岛台湾,谈起高山族。引出乐曲名称。</p><p>2、听乐曲《阿里山的姑娘》,引导幼儿用动作感受乐曲的性质。(注意接前奏)</p><p>3、幼儿听乐曲观看教师演出活泼优美的舞蹈,感受乐曲的情绪。同时,按乐曲的节奏一拍一拍地拍手,感知乐曲的基本节拍。</p><p>4、幼儿听乐曲,创编节奏型。</p><p>5、请愿意演出的幼儿到前面演出本身创编的节奏型。教师要鼓励和必定有创造性的幼儿。</p><p>6、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幼儿看谱到节奏(可用手拍、跺脚、拍腿等动作体现)。</p><p>(1)分两声部练习差别的节奏型。</p><p>(2)两声部合奏。提醒幼儿注意变更节奏型的地方要准确。</p><p>7、乐器演奏(播放乐曲)</p><p>(1)教师在节奏谱上附上打击乐的图形标志。</p><p>(2)幼儿自选乐器,看图谱分声部自由练习。</p><p>(3)幼儿按声部坐下(拿三角铁、铃鼓的幼儿为一个声部,坐在一起;拿圆舞板、双响筒的幼儿为另一声部,坐在一起)。看节奏谱,分声部反复练习。</p><p>(4)教师指挥幼儿两声部合奏。要求配合和谐,不受干扰。</p><p>(5)幼儿交换乐器,分声部练习。</p><p>(6)教师指挥幼儿两声部合奏,提醒犹如配合默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