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设计——数字8的数量守恒
<p>活动目标: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p><p> 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p><p> 3、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p><p> 活动重点:</p><p> 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p><p> 活动难点:</p><p> 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p><p> 活动准备:</p><p> 教具:1~8的数字卡片;数量为8的图卡。</p><p>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p><p> 活动过程:</p><p> 一、复习2-8的形成。</p><p> 1、复习数的形成。</p><p>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X添上X是几</p><p> 1、教师出示数字卡,玩一个看数拍手的游戏。</p><p> 教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 看数字做动作的游戏。胡老师会出示数字18,小朋友们根据数字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好吗?</p><p> 二、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p><p> 1、教师出示有7只小鸟的图卡,5秒后将图卡翻转过来,请幼儿说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p><p> 2、教师再将图卡翻转过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p><p> 3、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p><p> 教师:你们用很快的速度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p><p> 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太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些。</p><p> 5、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加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p><p> 教师小结群数加接数的方法:先用目测部分数再接数另外一部分数。</p><p> 三、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p><p> 1、教师出示8个大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种气球的数量,比较两中气球的多少。</p><p> 教师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的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8个。</p><p> 2、教师再出示画有8只大象的图卡和8只小老鼠的图卡,请幼儿分别点数每种动物的多少,比较两张图中动物数量的多少。</p><p> 3、尝试让幼儿总结:因为大象比较大,所以感觉比较多,因为小老鼠比较小,所以感觉比较少,实际上,通过小朋友的点数,大象和小老鼠一样多,都是8只。</p><p> 四、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p><p> 1、教师出示画有8只小白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并猜一猜谁比较多,谁比较少,还是一样多。</p><p> 2、分别点数两种兔子的数量。</p><p> 教师小结:小白兔排成一横排,感觉比较多,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感觉比较少,实际上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数量一样多,都是8只。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的大小,也不能看排队的长短,一定要数一数,才能比较出来谁多谁少?</p><p> 五、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p><p> 1、引导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一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p><p> 2、再引导幼儿用一一点数的方法正确计数每朵花上蜜蜂的数量。</p><p> 3、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p><p> 4、幼儿作业,老师巡回指导。</p><p> 5、讲评幼儿作业。</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