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10以内数学教案
<p>[活动目的]</p><p> 1.认识10以内单、双数,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p><p> 2.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p><p> 3.发展幼儿对数的辨别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p><p> [活动准备]</p><p> 物质材料:</p><p> 1.操作玩具每人一份,笑脸和哭脸娃娃图案各一个。</p><p> 2.1~10的图案记录卡每个幼儿一份,教师用1~10图案记录图一张。</p><p> 3.画有笑脸娃娃、哭脸娃娃及空格的图片4张。</p><p> 4.标有10以内数字的小汽车卡片若干。</p><p> 5.似桥的平衡木一个,图卡各两个,1~10的数字卡各一张。</p><p> 知识经验:</p><p> 1.幼儿知道如何按要求做记录。</p><p> 2.知道家里的电话号码或父母的手机号码。</p><p> 环境布置:</p><p> 1.过桥的场景。</p><p> 2.停车场。[活动过程]</p><p> 一、操作活动</p><p> (一):实物配对引导幼儿发现单、双数的秘密,并认识单、双数玩具。</p><p> 1.为每个幼儿准备两组玩具,让幼儿摆一摆放一放,看看能发现什么秘密。</p><p> 2.把两种玩具分别配对,你会发现什么秘密?小结:一种玩具是可以两个两个配对,到最后都能配成对的,另一种玩具是两个两个配对,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单的不能配成对的。都能配成对的玩具我们就叫它双数玩具,剩下一个单的不能配成对的玩具我们就叫它单数玩具。</p><p> 3.请幼儿把双数玩具放到笑脸娃娃图案下,把单数玩具放到哭脸娃娃图案下,看谁放得对。</p><p> 二、操作活动(二):图案配对1.幼儿为单、双数图案记录卡做出不同的标记,并写出各图案的数量。2.幼儿讲述记录结果。3.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1~10的数字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p><p> 三、找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1.在身体上寻找分别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器官及物体。2.在生活中寻找分别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p><p> 四、操作活动(三):连线以讨论单、双数的用途引出电话号码,启发幼儿找出电话号码中的单、双数。出示画有笑脸娃娃、哭脸娃娃的图片,在空格中填上自己家或父母的电话号码,然后把双数与笑脸娃娃相连、单数与哭脸娃娃相连。</p><p> 五、游戏:过桥(音乐配游戏) 提问:由于车辆越来越多,而长江上的桥数量有限,怎样让车辆不拥挤顺利过桥呢?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单、双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单数时只能让单牌号的车过桥,双数时只能让双牌号的车过桥。</p><p> 玩法1:每个幼儿扮小司机,任取一车牌号,老师扮警察,当警察举图卡或图卡时,单、双牌号车的司机分别过桥。玩2~3遍后单、双牌号的互换小汽车卡片,再玩1~2遍。玩法2:每个幼儿扮小司机,任取一车牌号,老师扮警察,当警察举1、3、5、7、9的数字卡片时,单牌号的车过桥;当警察举2、4、6、8、10的数字卡片时,双牌号的车过桥。结束游戏:单牌号车请到单号停车场休息,双牌号车请到双号停车场休息。</p><p> 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生活中寻找以单数或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