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工具分得快
<p>我授权学前教育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学前教育网同意</p><p> 一、 教学目标</p><p> 1、 鼓励幼儿愿意将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用语言表达。</p><p> 2、 幼儿能够根据需要解决问题,选择恰当的工具,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p><p> 3、 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p><p> 二、 教学准备</p><p> a) 教学试验材料:</p><p> 印章、记录图表;大盆6个、小筐4个、夹子4个、漏勺4把、透明托盘12个、花生、小米。</p><p> b) 科学术语及词汇:漏眼</p><p> c) 可能的难点:工具的使用</p><p> d) 学生的课前准备:用手分沙子和石子</p><p> e) 实验记录:用表格形式记录结果</p><p> f) 时间安排:25分钟</p><p> 三、 教学过程</p><p> a) 情景引入:</p><p> 1、伙房的叔叔不小心把花生和小米混在了一起,他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他把花生和小米分开</p><p> 2、出示各种工具,与幼儿共同认识工具以及简单的功用。</p><p> 夹子、小筐、漏勺</p><p> b) 猜想预测: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p><p> c) 问题探讨: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p><p> d) 分组实验与记录</p><p> (一)第一次实验</p><p> 1、幼儿自选工具,把花生分拣到托盘里。(停止时,要求幼儿把工具放回原处整齐)1、 讲解认识记录表,进行记录:用自己的印章在所用工具对应的格子内记录。</p><p> 2、 幼儿分别来讲讲用工具分花生和小米的情况。</p><p> 3、 依次看各组使用不同工具后的结果。</p><p> 4、 集体记录分得又快又干净的工具。</p><p> (二) 第二次实验</p><p> 5、 提出要求:仔细想一想哪种工具你还没试过,请再换种工具试试。</p><p> 6、 记录再次实验用的工具(记录方式培养:看看这是第几次,在哪个格子里记录)</p><p> 7、 观察记录结果,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记录在表格中。</p><p> f) 集体总结:</p><p> 今天我们发现用小筐分花生和小米又快又干净,为什么小筐能分得那么快?</p><p> 幼儿观察小筐并与其他的几种工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小筐有眼,可以把小米漏下去,把花生留在筐里,所以分得又快又干净;漏勺也有眼,但眼儿太小,小米漏不下去,所以不能把花生和小米分开;夹子能分开,但是一次只能夹一个,太慢了。</p><p> 四、 活动评析</p><p> 本次活动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尝试使用小工具把混在一起的小米和花生分开,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这些常用工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工具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