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19:42

科学区域活动设计:瓶儿响叮当

<p>活动目标:⒈感知不同材料在瓶子里发出的不同声响。</p><p> ⒉初步培养听辨、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感受探索声音带来的乐趣。</p><p> 材料准备</p><p> 有盖的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米粒等若干</p><p> 指导要点</p><p> ⒈同样的瓶子放入不同数量的相同豆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你能分辨我放的豆子是多还是少?</p><p> ⒉将不同的豆子放进同样的瓶子里,声音如何?哪种豆子放在瓶子里声音响?</p><p> ⒊听辨、比较和分析,将同样的豆子放进不同的瓶子里,声音如何?不同的豆子在不同的瓶子里呢?</p><p> 实施步骤</p><p> 第一层次:同样的豆子,数量不同,同样的瓶子。</p><p> ⒈先出示一只空瓶子摇一摇,听听有没有声音?</p><p> ⒉再拿出一颗豆子放在瓶子里摇一摇。有声音吗?什么样的声音?</p><p> ⒊原来声音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出示已装好许多豆子的瓶子,摇一摇,这里还是一粒豆子吗?为什么?原来许多豆子和一粒豆子在瓶子里发出的声响不一样。</p><p> ⒋幼儿自己装一装、摇一摇、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p><p> ⒌总结:同样的瓶子,放入不同量的相同豆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p><p> 第二层次:不同的豆子,同样的瓶子。</p><p> 1.出示不同的豆子,先逐个认识,什么豆子?了解形状、大小。</p><p> ⒉同样的瓶子放一颗不同的豆子,声音一样吗?</p><p> ⒊同样的瓶子放许多不同的豆子,哪种豆子声音响一点,哪种豆子最轻?</p><p> ⒋幼儿自己探索操作,可以装进不同的豆子,请同伴猜猜我放的是什么豆子?</p><p> ⒌总结:同样的瓶子,不同的豆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p><p> 第三层次:同样的豆子、不同的瓶子;不同的豆子;不同的瓶子。</p><p> 1.出示不同的瓶子,先逐个认识,什么瓶子?了解材质的不同。</p><p> ⒉同样的豆子放在不同的瓶子里,声音一样吗?幼儿自己操作探索,相互听辨、比较、分析。</p><p> ⒊小结:同样的豆子,不同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p><p> ⒋幼儿自己探索操作,不同的瓶子、不同的豆子,声音如何?</p><p> ⒌感受探索不同声音带来的乐趣。</p><p> 反思分析</p><p> 幼儿在制造声音上有一定的经验,而且他们对声音的探索欲望也比较越强。区域活动中正是让幼儿借助各种材料尝试制造各种不同的声音,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索中,感受不同声音带来的乐趣。虽然我预想的是分层次进行,逐步探索,但是离开老师的指导后,孩子们并没有按照我的层次进行,而是自己随意探索。尽管如此,几种层次的比较孩子们都有尝试过,也得出一样的结论,并且积极性一直很高。那也未尝不可啊!给予孩子自己发展的空间呗,只要我们教师心里有这几条清楚的方向,在孩子们不能正常开展时给予及时的引导即可,没有必要一成不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区域活动设计:瓶儿响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