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分享《奇异的景色》
<p>【教学目标】</p><p>1、欣赏卢梭的作品《奇异的景色》,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及对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p><p>2、大胆创作,画出心中的丛林,尝试运用不同的作画工具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现形态各异的丛林植物。</p><p>3、喜欢参加美术欣赏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p><p>【教学准备】</p><p>1、活动前观看视频:美丽的热带丛林。</p><p>2、多媒体课件2个。</p><p>3、钢琴曲《迷雾森林》、《森林狂想曲》。</p><p>4、水粉颜料、排笔、树枝、眼药水瓶、白帆布等工具材料。</p><p>【教学过程】</p><p>1、初步感受画面,自由地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p><p>导入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画,我们仔细欣赏以下,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画上有些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p><p>课件播出作品后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欣赏画面一到两分种,可边看边自由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接着请几名幼儿说说对作品的感觉。</p><p>2、仔细观察画面,欣赏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及色彩的运用。</p><p>师:“小朋友,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呀?”</p><p>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兴趣点,从不同视点对作品进行独立自由的观察。</p><p>★如果幼儿首先注意到的是画面中的动物</p><p>提问:“你能找到丛林里的猴子藏在哪里吗?它们在做什么呢?有什么样的姿态?你能学学他们的样子吗?”</p><p>每当有孩子找到猴子时,将鼠标点到那只猴子,这时画面会放大,并发出卡通音效,既便于孩子们观察,又增强了趣味性。</p><p>★如果幼儿首先注意到的是画面中的植物</p><p>提问:“丛林里的植物长的怎么样呀?”</p><p>教师小结:丛林非常地茂密,一层层重叠在一起,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这些植物像活的一样充满了生命力。</p><p>师:我们2人、3人或大家一起合作,表演一下茂密的丛林。(配乐)</p><p>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形态各异的植物,以加深对画面的感受并活跃课堂气氛。</p><p>★如果孩子们首先关注的是画面的色彩</p><p>引导幼儿观察讨论:</p><p>(1)这幅画中什么颜色最多?这些绿色一样吗?</p><p>(2)你发现了什么样的绿色?</p><p>(3)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种绿色来画丛林?”</p><p>利用课件展现绿色色谱,向幼儿介绍画家用了二十几种绿色来画丛林植物,每一片叶子都仔细地描绘,丰富的色彩细腻地刻画出丛林植物的繁茂多样。</p><p>3、了解作品名称及画家,欣赏其它丛林组画,进一步感受卢梭的作品风格。</p><p>师:“这幅画的名字叫《奇异的景色》,是法国的一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其实卢梭并没有去过真正的丛林,但是他根据自己的想像画了很多热带丛林的画,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p><p>4、大胆创作心中的丛林,尝试运用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现形态各异的丛林植物。</p><p>(1)说说你们心中想象的丛林。</p><p>(2)介绍作画的工具。</p><p>(3)猜一猜:我们可以用粗细不同的排笔画什么?用课件演示。</p><p>今天,我们一起合作在布上画一画我们心中想象的热带丛林。</p><p>幼儿创作过程中,尽量不去干预,适时帮助、引导有困难的幼儿完成创作。课件定格在四幅丛林组画,音乐循环播放。</p><p>5、分享作品,体验创作的快乐。</p><p>创作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自由走动,欣赏自己和同伴合作的作品。教师以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肯定幼儿的作品,引导他们从色彩是否丰富、植物的形态是否生动、想象是否独特等方面进行评价。</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