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17:39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神奇的力量

<p>活动背景:</p><p>《开闹钟店的老人》是一篇结构明显的两段式故事,通过对老人前后生活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变化的描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合当下家庭中,幼儿由于家庭成员的一味溺爱,养成的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借助这个故事情境,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的情绪和需要,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品行。</p><p>活动目标:</p><p>1.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知道给予关心和帮助;</p><p>2.通过小组协商的方式和填充任务卡的形式,完成组员的任务分配。</p><p>活动准备:</p><p>1.经验准备:活动前通过和家长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什么叫“喝上午茶”</p><p>2.材料准备:故事《开闹钟店的老人》、图片、任务卡、水彩笔、背景音乐《追忆》《SchoolDays》</p><p>活动过程:</p><p>一、导入部分</p><p>活动前老师提出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会出现一种神奇的力量,活动结束后请告诉大家这种神奇的力量是什么?”</p><p>二、初次讲述故事</p><p>在背景音乐《追忆》的烘托下,老师讲述故事前半段:“镇上有一位开闹钟店的老人……他们会不会很孤单?”一边讲一边按老人活动顺序把相应的图片贴在黑板上。</p><p>1.老师提问</p><p>“听了这段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p><p>2.老师运用幼儿同理心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孤单时的需要</p><p>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感迁移:“如果你像开闹钟店的老人一样,每天一个人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你会有什么感受?会想要什么?”</p><p>老师追问:“现在我们可以怎样做?”</p><p>3.老师提问:“老人现在最担心什么?”</p><p>老师提问:“作为老人的朋友,我们怎么才能让老人放下担心呢?”</p><p>老师追述:“大家说得都很好,那就请用任务卡的方式记录下我们的想法。”</p><p>4.分组讨论并制作任务卡</p><p>任务卡制作要求:任务卡上要记录好老人每天要做的事,然后每组根据组员讨论商量,明确每个组员要帮助老人完成哪件事?并在相应的内容下写上完成该项任务组员的名字。</p><p>每组请一个代表在全体幼儿面前分享任务卡的内容,可以请其他组员进行补充。</p><p>三、完整讲述故事(老师进行改编),背景音乐支撑《ShoolDays》</p><p>老师提问:“这次听了故事以后,你自己又有什么感觉?”</p><p>“老人成为大家的朋友,得到大家的帮助,再也不孤单,他很开心;而你们帮助了老人,你们自己心里又有什么感受?”</p><p>四、结束部分</p><p>老师提问:“今天的活动中,那种神奇的力量是什么?你们找到了吗?”</p><p>小结:老人得到帮助很开心,我们帮助了老人,我们也很开心。孩子们,这就是我们今天找到的神奇的力量——帮助的力量,它让得到别人帮助和帮助别人的人都开心、都高兴。</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神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