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认识奇数偶数”
<p>活动目标:</p><p>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p><p>2.在游戏与操作中发现奇数偶数。</p><p>3.能分清10以内奇、偶数,能进行手口一致完成10以内单、双数点数。</p><p>活动准备:</p><p>1.数字与小棒1—10。</p><p>2.奇数与偶数的字卡。</p><p>3.木偶小猫1个只,小狗2只,小鸭子3只,小鸡4只,小兔5只,小猪6头,小熊7头……</p><p>4.神秘袋里装有若干个彩色扣子。</p><p>5.1到10的数字卡人手一份、水彩笔若干</p><p>活动过程:</p><p>1.预备活动,发现奇偶数</p><p>(1)线上律动:十个印地安小朋友(复习数字1—10,进一步巩固数与量的对应)</p><p>(2)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的器官,如眼睛有2只,鼻子有1个,嘴巴有1个,胳膊有两只,腿有两条。</p><p>初步感知单与双的概念。</p><p>2.操作分清10以内奇、偶数</p><p>(1)教师介绍工作,并在数学区取来数字与小棒的游戏。</p><p>(2)教师示范操作数字与小棒的游戏,让幼儿发现奇数与偶数。</p><p>教师取数字卡按照1一l0的顺序排序,边取边读出数的数名引导幼儿跟读。</p><p>给数字配上相应数量的小棒。</p><p>(3)分别将1—10的数字小棒两个两个地摆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哪些数下面的小棒可以两个两个地找到朋友,这些数叫偶数,哪些数下面的小棒两个两个摆完后还剩下一个,这些数叫奇数,并配上奇数与偶数的字卡。</p><p>(4)请幼儿指认10以内的奇数与偶数,奇数:l、3、5、7;偶数:2、4、6、8。</p><p>3.生活迁移,进一步感知奇数和偶数的概念。</p><p>游戏《找朋友》</p><p>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要和大家一起做游戏,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朋友,看它们谁是奇数谁是偶数,好吗?</p><p>(1)出示小猫、小狗、小鸭子、小鸡、小兔、小猪、小熊等动物,引导幼儿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个并配上。</p><p>(2)引导幼儿给各种小动物两个两个的找朋友,看哪些能找到朋友,哪些找不到朋友,再次区分奇数和偶数,如:小鸡有4只可以两个两个的找到朋友,所以4是偶数;小兔有5只,两个两个找朋友还剩下1只没有朋友,所以5是奇数。</p><p>游戏《神秘袋》</p><p>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礼物藏在这个神秘袋里,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啊?请你们自己摸一摸好吗?</p><p>幼:分别从神秘袋里摸出彩色的扣子,并数一数自己摸到的扣子有几个,配上相应的数字卡,再按照上列方法找朋友,区分奇数和偶数。</p><p>4.分组游戏</p><p>第一组操作“数棒”。把“数棒”从1到10排列,体验数棒中红蓝相间中的单数与双数的排列规律。</p><p>第二组游戏“抱一抱”。幼儿边念儿歌边在线上走,念完儿歌教师任意出示数字卡,若是单数,幼儿自己抱自己,是双数,就与一位同伴抱在一起。</p><p>小朋友,走走走,走在线上找朋友,</p><p>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抱个好朋友。</p><p>第三组“纸上练习”。小动物找朋友用彩笔将小动物两个两个圈在一起,看哪些能找到朋友哪些找不到朋友,再用圆点表示动物的数量,幼儿说出活动的结果,教师用数字卡表示每种动物的数量,区分单数与双数。</p><p>活动延伸</p><p>1.请幼儿在生活中找出比较有象征意义的偶数,如:筷子、鞋、袜子等,让幼儿体验偶数在生活中的作用。</p><p>2.在美术活动中和其它教案的活动中渗透奇数与偶数带给人的美感和作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