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案例:动物园的新成员――动物排队
<p>活动目标:</p><p>1、巩固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p><p>2、引导幼儿从不同方向(上下左右)出发,确定物体的排列和所在的序数位置;</p><p>活动准备:</p><p>教具:</p><p>1、动物大卡片40张;</p><p>2、制作四间小屋子图片,分别贴河马、狮子、长颈鹿、猴子的头像作为该动物的家,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p><p>3、两种数量不同动物的图案若干张。(数量相差由多到少;排列距离由等到不等、由规则到不规则)</p><p>例:</p><p>学具:幼儿动物小卡片10张;塑料支架10个。</p><p>活动流程:</p><p>引入活动→游戏:到谁家去做客→抢椅子→看谁举得对→动物排队→按指令排序</p><p>活动过程:</p><p>(一)引入活动:</p><p>以“还记得上次和我们做游戏的小动物是哪几个?”引出问题,边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教室,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找一找四种小动物的家。</p><p>(二)游戏:到谁家去做客。</p><p>教师先后、多次出示两种数量不同的动物图案,让幼儿目测后,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游戏。</p><p>例:教师出示两种数量不同的动物图案,提问:“狮子和猴子谁的数量多(少),请你站在它的家门口?”。(根据场地情况可请部分幼儿)变换动物数量后反复进行。根据幼儿实际水平安排提问难度(由数量相差较大――到数量只相差一个)</p><p>(全体幼儿都非常集中的倾听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观察、寻找所指动物的家,并争先恐后地到动物“家”门口)</p><p>(三)游戏:抢椅子。</p><p>请小朋友玩抢椅子游戏,几个小朋友(5个),几把椅子?(4把)(每组玩两遍)</p><p>(四) 游戏:看谁举得对。</p><p>请幼儿根据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的动物数量,再根据教师的提问,举起自己的动物小卡片来表示正确答案。例:教师出示5只猴子、八只狮子,提问幼儿:“狮子和猴子谁的数量多(或少),请你举起小卡片告诉老师!”难度可以根据幼儿实际水平逐渐递增。</p><p>(五) 动物排队:</p><p>教师将几张动物大卡片排成一排,引导幼儿按照某个方向说出每个动物的排列次序。改变动物大卡片的排队方向和顺序,重复进行活动。</p><p>(六) 游戏:按指令排序</p><p>教师说出动物的排列方向和每个动物的次序,幼儿根据指令将自己的动物卡片按顺序摆放。如:从左到右第1个是X,第二个是XX…..</p><p>改变动物的排列方向或次序,重复进行(摆后问从X到X,第X个是谁。从X到X,XX在第几个?)</p><p>(七)结束部分:请小朋友也象小动物站队一样一个挨一个面向老师站好,和小动物们再见!</p><p>评析:</p><p>这是一次向家长的开放课。教师在前三次活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比多少的内容设计得生动活泼,幼儿在第二个环节“到谁家去做客”活动中精神高度集中,兴致异常高涨。幼儿活动频率比教师在黑板上当场摆小动物卡片要高得多。第四个环节“看谁举得对”教师又采取另一种有趣的形式,吸引幼儿不但要快速目测比较数量的多少,还要从自己的动物小卡片中找出并举起正确答案的卡片。以上活动很好地巩固了幼儿对数量多少、一样多的符号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快速的反映能力。在第五和第六个环节中,教师语言简练,要求层次清楚,家长在旁开始观察孩子操作,最后家长和幼儿互相问答,使幼儿对10以内的序数掌握得非常娴熟。可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综合性的游戏课程。</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