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独自在家不害怕
<p>活动目标</p><p>1.能用喜欢的方式排解自己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p><p>2.能辨别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和危险行为,知道一个人在家时的基本安全事项。</p><p>活动准备</p><p>1.故事《一个人在家》录音及图片;《有人来敲门》图片。</p><p>2.布置家的场景。</p><p>活动过程</p><p>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克服一个人在家时的恐惧心理</p><p>——故事里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时害怕吗?他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心情怎么样?还害怕吗?</p><p>——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你会害怕吗?害怕时你准备做些什么事情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害怕?</p><p>——小结:一个人在家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看书、搭积木,就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慢慢地就没那么害怕了。</p><p>观察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在听了故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了解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排解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p><p>二、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了解独自一人在家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p><p>——那一个人在家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p><p>——(出示图片)有人来敲门时应该怎么办?</p><p>——小结:独自在家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电源插座、不爬窗台和阳台;当有人来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楚是谁,陌生人敲门时千万别开门。</p><p>观察指导要点: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讨论,知道一个人在家时的基本安全事项。</p><p>三、模拟情境游戏:独自在家不害怕</p><p>游戏玩法:两人结伴,一人当爸爸一人当宝宝,“爸爸”上班去了,留“宝宝”一个人在家,“宝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爸爸”回家,教师扮演陌生人随机敲宝宝的门。</p><p>观察指导要点: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再次了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排解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并知道一人在家时怎样保护好自己。</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