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17:06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弯弯腰》

<p align="center"></p> <p>【设计意图】</p><p> 童谣是儿童“心灵的游戏”、“有韵的母乳”,它与游戏相依相伴,集自由性、趣味性、创造性、教育性于一体,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优秀的童谣对孩子具有性情陶冶、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会使孩子在欢笑的愉悦中,身心健康地成长。但是,目前有些童谣的创作与教学注重了教育性,却忽略了游戏性、娱乐性,因而不受孩子们的欢迎,从而使得一些内容不那么健康、但朗朗上口的灰色童谣从中小学蔓延到了幼儿园,这将严重影响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p><p> 本次活动的童谣选自幼儿教师资料手册《语言》,童谣的构思新颖别致,把猫伸懒腰比作“造座桥”,语言形象有趣、简短押韵,节奏感强。选择这个贴近幼儿生活、游戏性较强的童谣活动《弯弯腰》,是想通过适宜的教学方式让小班幼儿在感受、体验中轻松、愉快、大胆地学说童谣,从而拓展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p> <p>【活动目标】</p><p> 1、感受童谣活泼、明快的节奏与韵律美。</p><p> 2、大胆学说童谣,体验说童谣的乐趣。</p> <p>【活动准备】童谣背景音乐、童谣内容图片。</p> <p>【活动过程】</p><p> 一、听着童谣背景音乐愉快进场。</p><p> 二、说童谣。</p><p> 1、引题:引导幼儿观看大花猫弯弯的身体像什么?</p><p> 看,这里藏着谁呀?大花猫在干什么呢?它弯弯的身体像什么呀?</p><p> 2、幼儿完整欣赏配乐童谣一遍,初步感受童谣的节奏与韵律美。</p><p> 今天唐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童谣《弯弯腰》,这首童谣里藏着一个秘密:大花猫把身体变成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p><p> 3、教师清说童谣,幼儿感受童谣的内容。</p><p> 小朋友的耳朵真灵,请你们再仔细听听,大花猫睡觉的时候,谁到这里来玩了?</p><p> 4、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p><p> 你听到谁来这里玩了?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演示小图片。</p><p> 5、多种形式说童谣,进一步感受童谣的节奏与韵律美,体验说童谣的乐趣。</p><p> (1)指图说童谣。</p><p> (2)拍手说童谣。</p><p> (3)配乐说童谣。</p><p> (4)表演说童谣。</p><p> 三、戏童谣。</p><p> 引导幼儿大胆的创造造桥的动作,在游戏中不断地迁移、运用童谣中的经典句子:“AAB造座桥”,比如:“抱抱手造座桥”等,进一步体验说童谣的乐趣。游戏2-3遍。</p><p> 四、结束:随背景音乐,幼儿说着童谣轻松离场。</p> <p>附儿歌:</p><p> 弯弯腰,造座桥,</p><p> 鸟儿飞来歇歇脚,</p><p> 蜗牛桥下慢慢跑,</p><p> 老鼠见了快快逃,</p><p> 不是桥,不是桥,</p><p> 那是一只大花猫。</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园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弯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