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16:28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我会系鞋带了》

<p align="center"></p><p>【活动产生】</p><p>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幼儿学习网但在生活上一手包办,忽视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p> <p>【活动目标】</p><p> 1、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p><p> 2、理解故事,记住短句“先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p><p> 3、提高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p> <p>【活动准备】</p><p> 《一双有蝴蝶结的鞋》故事图片,短绸带人手一根,幼儿鞋带的鞋上幼儿园。</p><p> 活动一:故事《一双有蝴蝶结的鞋》</p><p> 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讲述一遍故事。</p><p> 2、结合挂图,教师边讲述边提问。</p><p> (1)开始,妈妈为什么不给佳佳买这双有蝴蝶结的鞋?</p><p> (2)佳佳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p><p> (3)到了佳佳的生日,妈妈真的给她买了这双有蝴蝶结的鞋,佳佳是怎样穿好这双这双鞋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借此复习前面的短句。</p><p> 3、学扎蝴蝶结发给幼儿人手一根短绸带,练习扎蝴蝶结。提醒幼儿根据短句,运用正确的方法。先绕的两个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紧容易拉过头。形不成蝴蝶结。</p><p> 4、娱乐活动幼儿互相帮助把蝴蝶结扎在食指上,颤动食指模仿蝴蝶飞动。</p><p> 活动二:学系鞋</p><p> 1、讨论:早上,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系鞋带的?</p><p> 2、请会系鞋带的幼儿表演一次,激发幼儿学习鞋带的愿望。</p><p> 3、引导幼儿根据扎蝴蝶结的经验,学系鞋带。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一定要系紧鞋带,不然鞋带容易散开。</p><p> 4、比一比,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p> <p>【活动延伸】在区角中增设自理区,投放扎蝴蝶结的短绸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让幼儿继续学习系鞋带。</p> <p>【活动评析】</p><p> 本活动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p><p> 1、循序渐进,巧妙过渡。</p><p> 系鞋带是一项幼儿较难掌握的技能,练习时幼儿往往会因为枯燥难学而失去兴趣,扎漂亮的蝴蝶结却是幼儿乐于学习的。该活动从让幼儿听故事开始,先学主人公扎蝴蝶结,再迁移至学系鞋带,如此循序渐进,巧妙过渡,幼儿愿意学,有兴趣学。</p><p> 2、以语言指导行动,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p><p> 故事中的短句实际上把系鞋带的方法具体详细地表达出来,而且念起来象儿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幼儿乐于接受。在整个活动进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这一指导语的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p><p> 3、教育、保教并重。</p><p> 活动一是一次正规的教育活动。活动二则是保教方面的学习内容。整个活动,教育是为保教服务,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活动延伸非常必要,因为幼儿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绝非一两次学习活动所能达到的,必须在平时多次练习、巩固。</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我会系鞋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