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13:44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花园里有什么》

<center></center><p>设计意图:</p><p>《花园里有什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花园里各种看得见的、看不见得、感受到的、感受不到的事物,以优美的语言、排比的句式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绘本的画面人物形象突出、色彩柔和美丽,营造出一种和谐动人的意境。这样的一首散文诗正适合大班幼儿的欣赏与学习,它能够带给幼儿美的欣赏,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p><p>活动目标:</p><p>1.通过不同感官感知花园中的动植物特征。</p><p>2.尝试使用形容词描述在花园里的感受。</p><p>3.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p><p>活动重点:</p><p>通过不同感官感知花园中的动植物特征。</p><p>活动难点:</p><p>尝试使用形容词描述在花园里的感受。</p><p>活动准备:</p><p>1.图画书《花园里有什么》人手一本。</p><p>2.配乐散文(配套CD)。</p><p>3.小图片、大色纸两张。</p><p>活动过程:</p><p>一、和幼儿讨论有关花园的经验。</p><p>--散步的时候,你在花园里发现了什么?</p><p>--小朋友们有的用眼睛看到了一些东西,有的用耳朵听到了一些声音,还发现了小花园的变化。</p><p>--今天请大家一起看一本图书,看看书中的花园里究竟有什么。</p><p>二、阅读图书上的小花园。</p><p>--仔细翻阅图书。</p><p>1.提问:花园里有什么?</p><p>2.根据幼儿的回答,将相应的小图片呈现在黑板上。</p><p>--完整欣赏配乐图画书内容。</p><p>提问:花园里有什么?</p><p>--分类游戏,解读图画书内容。</p><p>在黑板上出示两张色纸,分别呈现文字"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暗示两个不同集合。(操作提示:哪些是看得见的,哪些是看不到的?请大家根据听到的故事,把图片放到合适的位置)提问:(出示藏在泥土里的)这个为什么没有被看到呢?</p><p>小结:原来花园里的很多东西藏了起来,有的要翻开表面才能看到,有的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有的要耐心等待才能看到。比如藏在泥土里的,穿了隐身衣的。所以不是看不到,是不容易被看到。</p><p>提问:(出示花儿的图片)那么,花的香气看不到,为什么会被发现呢?</p><p>小结:原来"凉凉的微风"是看不见的,"花儿的清香"是看不见的,"虫儿的叫声"是看不见的,要用鼻子才闻得到,用耳朵才听得到,用皮肤才感受得到。嫩嫩的、淡淡的、凉凉的、痒痒的、香甜的,这些形容词表达的意思,就是用眼睛也看不到。</p><p>提问:这个花园这么美,在这样的花园里玩,写这个故事的人是什么心情呢?你看到了吗?你闻到了吗?你听到了吗?</p><p>小结:原来需要用"心"才能感受得到。花园多美呀,大自然多美呀!写这个故事的人,还有我们读这个故事的人,心情都变好了!</p><p>活动反思:</p><p>本次活动中,在幼儿自主欣赏之后,教师关注幼儿对散文诗意境的感受,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引导幼儿运用词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完整欣赏散文诗的环节也显得十分重要,幼儿前期的自主欣赏会存在不完整性,而完整欣赏的环节能帮助幼儿从整体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花园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