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课教案《钱的学问》
<p align="center"></p><p>【活动目标】</p><p>1、认识钱币,在买卖东西和观察学习中知道如何有节制地用钱。</p><p>2、知道要爱惜钱,合理计划地用钱,养成良好的用钱的习惯。</p> <p>【活动准备】</p><p>红包20只、钱(钮5元20张、100元2张、50元2张、10元10张、五元2张、一元一张),卖东西(一人一个主题每样五元、银行要准备存款单,说明有利息),短片展示,幻灯片,20个篮子。</p> <p>【活动过程】</p><p>一、教师发钱,认识钱币。</p><p>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十元红包(内置钱币:五元。)</p><p>2、和幼儿一起认识钱币(二十、五十、一百元)。</p><p>二、设置场景,尝试用钱。</p><p>教师分别设置:银行存钱的、卖小吃的、卖书的、卖日用品的、卖玩具的、卖小饰品的、卖学习用品的,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买东西。</p><p>三、购物反馈,集体交流。</p><p>2、教师小结:呵,大家都会用钱了,不错啊,谁还有结余?</p><p>四、故事介绍,短片展示。</p><p>1、故事介绍</p><p>我这里就有一本《钱的学问》的故事,说的是小熊哥哥和妹妹用钱的事情,你听听……讲述他们乱用钱的一段。</p><p>小熊哥哥和妹妹是怎么用钱的?</p><p>你觉得好不好?会带来什么后果?</p><p>教师小结:对,乱用钱,没有节制的用钱是不行的,你们来看一看。</p><p>2、短片展示</p><p>(小熊哥哥:“我上英语培训班都没钱了,我要买棒球拍参加比赛也没钱了,我把零花钱都买了游戏机呢!我要钱啊!”</p><p>小熊妹妹:“棒棒糖好吃,我的钱全买这个了,可我现在要买学习的书和舞蹈鞋都没钱了,爸妈我要钱!</p><p>熊妈妈:“钱、钱、钱,买米买菜,生活用品,哪样不要钱?象你们这样,我们全家喝西北风去!</p><p>熊爸爸:“买这买那,孩子们,你们以为爸爸是钱做成的?!难道你们以为钱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开车要钱、上学要钱、这就是生活——工作、挣钱,为下雨天做准备!”)</p><p>怎么会没钱?</p><p>如果你有钱,你会怎么花钱?</p><p>行,现在给你们一次机会再去用钱,可以去退货。也可以坚持你想要的。</p><p>五、幼儿再买,集体讨论</p><p>1、这回你是怎么用钱的?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一开始你买的是什么,后来呢?</p><p>没有改变主意的人,又是为什么?</p><p>2、如果你每月有一笔属于自己的零花钱,你会怎么用?</p><p>3、教师小结:你确实需要的、有用的东西可以买。还要根据你拥有的前的数目,合理计划用钱。其实,熊爸爸说的“下雨的时候”就是家里更急需用钱的时候。所以我们平时就要节约用钱、合理计划地用钱。</p><p>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p><p>1、那么钱用完了,没钱了怎么办?</p><p>2、讲述故事《钱的学问》第7页到第九页。(放书的幻灯片)。</p><p>3、教师小结: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钱的学问》这本书都告诉我们了。当然,现在我们不能象童话里小熊哥哥和妹妹那样去挣钱,但我们可以努力学本领,长大挣好多好多钱,好吗?</p><p>七、活动结束、延伸方案</p><p>可以在大班教研组开展“旧物拍卖”活动,以旧物代替钱,所挣的钱用于公益,让幼儿明白钱还有这样一个最好的用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