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p align="center"></p><p>教材分析:</p><p>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教育幼我不跟陌生人走,学会保护自己。</p> <p>活动目标:</p><p>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p><p>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p><p>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p> <p>活动准备:</p><p>1、请二个幼儿不熟悉的老师分别扮演“陌生人”“警察”</p><p>2、玩具手机一个</p> <p>活动过程:</p><p>1、活动开始,教师在室外幼儿看不见处观察,“陌生人”走进教室,“小朋友,你们老师在吗?”然后分别走到几个幼儿面前说:“我带你去找妈妈好吗?”(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反应,当“陌生人”准备带幼儿走时,走进教室。)</p><p>教师:“×××,你认识这个阿姨吗?”</p><p>(“陌生人”见教师来了,想逃)</p><p>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她吧?请问你是谁?”</p><p>陌生人:“我……我……”</p><p>教师用“手机”拨打“110”:“警察同志,我们这里来了个陌生人,要带走孩子,请你们赶快来”。</p><p>警察出现,带走了“陌生人”,“请你到警察局走一趟”。</p><p>2、教师问:</p><p>①“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就是不认识的人)</p><p>②“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p><p>③“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p><p>3、“警察”来了,“小朋友,刚才那个陌生人是专门拐卖孩子的坏蛋,你们可记住了,以后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p><p>4、教师小结:“××,刚才太危险了,差点儿就让陌生人给带走了,来,我们一起谢谢警察叔叔,记住,以后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p> <p>活动延伸:</p><p>游戏“陌生人来了”,老师或幼儿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巩固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p> <p>日常教育活动渗透:</p><p>可通过对报纸、电视等媒体中有关儿童失踪报道的讨论、谈话,使幼儿充分认识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p> <p>家园同步:</p><p>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开门,不随便让幼儿不熟悉的人去幼儿园接孩子;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p> <p>创新教育方法与策略:</p><p>本篇采用带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动,让幼儿作为情境活动的主体,来积极体验,进行认知活动,体现了幼儿学习主动性。</p> <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