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11:16

中班综合活动――我能行(魏娜)

<p>一、设计意图:</p><p>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确信,是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一种情感倾向。自信可以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增强进取心,激励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坚持不懈地完成既定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p>幼儿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萌芽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这时的幼儿常常对自己的力量和自己可能达到的目标估计不准,对许多事情都表现得信心不足,再加上独生子女对成人的过度依赖,致使幼儿的独立意识较差,缺乏独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不敢自由表达自己的爱好和愿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认识和探索事物。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这个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考虑到该年龄段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积极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勇敢地去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当孩子成功时,我们送上祝贺;当孩子失败时,我们送去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送去指导和帮助。帮孩子树立起坚强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p><p>基于以上理由,特设计以下活动。</p><p>二、活动名称:《小燕子学飞翔》</p><p>三、活动目标:</p><p>1、在现实生活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让其远离“我不行”,帮助幼儿树立“我能行”的信念。</p><p>2、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p><p>3、引导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取得成功后的喜悦。</p><p>四、重难点分析</p><p>重点:创设大胆尝试,遇到困难不灰心,不丧气,不气馁,要有自信心的心理氛围,通过故事、游戏引导幼儿体验成功后的喜悦。</p><p>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摆脱“我不行”的信念,使幼儿增强自信,坚持到底。</p><p>五、活动准备:</p><p>故事《小燕子学飞翔》,实物投影仪,故事图片,玩具若干。</p><p>六、活动过程</p><p>(一)活动导入:</p><p>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歌边表演动作《小燕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p><p>(二)活动展开:</p><p>1、教师边放图片边讲故事《小燕子学飞翔》。</p><p>2、教师提问:</p><p>1)小燕子一天天长大了,妈妈对它说了什么?</p><p>2)小燕子是怎样回答妈妈的?</p><p>3)小燕子第一次时飞起来了吗?</p><p>4)它是怎么对妈妈说的?</p><p>5)妈妈和朋友是怎样帮助和鼓励它的?</p><p>6)最后怎么样了?</p><p>3、总结故事,教育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大胆地尝试,自信地说“我能行”。</p><p>4、教师将故事引申,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回忆成功的经历。</p><p>5、游戏 《我能行》</p><p>玩法:小朋友平分成两组,由出发点走到对面,再重新返回来,途中经过许多障碍点。当回到出发点时,轻轻地拍下一个小朋友的手,游戏继续。最后看哪一组小朋友先完成。</p><p>规则:每个小朋友必须都经过障碍物,回来后轻轻拍下一个小朋友的手,以示继续。</p><p>(三)活动结束:</p><p>教师带领幼儿通过游戏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p><p>(四)活动延伸:</p><p>家园渗透,家长可为幼儿制作一个“我最棒”的卡片,记录幼儿的大胆尝试的事件,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更加增强自信心。</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综合活动――我能行(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