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10:37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噪声和乐音

<p>设计思路: </p><p>本次活动在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区别噪声和乐音,在心底里产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愿望。在活动中,首先通过录像了解建筑工地上噪声的产生,并让幼儿区分其与乐音的不同,感受两种不同的声音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并运用表情、象声词来表现噪声和乐音,了解噪声给人带来的不适,使幼儿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好处。 </p> <p>活动目标: </p><p>1、能区别噪声和乐音,了解噪声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 </p><p>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p><p>3、体会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 </p> <p>活动准备: </p><p>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噪声的危害 </p><p>2、物质准备:关于建筑工地的录像、录有鸟鸣、流水声的音乐,小兔形象一个 </p> <p>教学过程: </p><p>一、观看录像感受噪声。 </p><p>师:小朋友,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 </p><p>问:录像里是什么地方? </p><p>在建筑工地上有哪些声音? </p><p>二、交流讨论噪声和乐音的不同。 </p><p>1.提问:我们刚才在建筑工地听到了什么声音? </p><p>这些声音听久了会有什么感觉? </p><p>2.欣赏一段鸟鸣声和流水声的录音。 </p><p>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p><p>和建筑工地的声音相比,你喜欢哪一种声音?为什么? </p><p>(幼儿自由讨论) </p><p>三、讲述故事,感知故事,理解内容。 </p><p>1.教师讲述故事一遍(结合图片)。 </p><p>2.提问: </p><p>①小兔在城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p><p>②小兔为什么要这样做? </p><p>③后来城市变得怎么样了? </p><p>四、交流讨论,扩展思维 </p><p>1.你还发现哪些地方有噪声? </p><p>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噪声变成好听的声音? </p><p>延伸活动: </p><p>1.在幼儿园里找一找有没有噪声? </p><p>这些噪声是怎样产生的? </p><p>我们怎样做才能减少噪声? </p><p>2.制作“安静”标志。 </p><p>并带领幼儿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各种“安静”标志贴到适当的地方, </p><p>如寝室、医务室、办公室、阅览室等处。 </p> <p>附:故事“小兔进城” </p><p>小兔在森林里呆烦了,自个儿跑到城里玩。 </p><p>热闹的马路上,小汽车挤来挤去,冲着小兔大喊大叫:“嘀——嘀——急!急!”大工厂的机器在大喊大叫: “轰——轰——乱!乱!”许多地方正在修理下水道,电焊机大喊大叫: “哧——哧——烦!烦!”许多地方正在盖高楼,锤子、砖头和脚手架一齐喊:“当——当——打!打!” </p><p>小兔皱起眉头: “这怎么行?” </p><p>小兔埋头苦干三天三夜,终于发明了变音盒,城市里到处挂起小兔的变音盒。脚手架、砖头、锤子不打架了,改学百鸟争鸣: “咕咕!啾啾!嘀哩哩!”电焊机轻轻唱“丁冬丁冬丁冬”,好像泉水流。大工厂的机器温柔地说: “刷啦刷啦啦”,好像春雨亲吻大森林。小汽车们也不着急了,轻轻哼着“沙沙沙沙”,就像树叶们在风中合唱。 </p><p>小兔摸摸脑袋笑了: “这样真好,城市就像森林,到处都有音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噪声和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