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中的发现—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p>活动目标</p><p>1、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p><p>2、引导幼儿用各种资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p><p>3、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发生愉悦的情感体验。</p><p>活动准备</p><p>1、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p><p>2、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p><p>3、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p><p>4、泡沫制品以和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p><p>5、玩水池</p> <p>活动过程</p><p>一、感觉游戏。</p><p>1、引导幼儿一起到水池玩水</p><p>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p><p>试试用双手捧水;</p><p>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p> <p>2、协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p><p>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p><p>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p> <p>3、鼓励幼儿说出自身的感受或发现。</p><p>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p> <p>二、听觉游戏。</p><p>1、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物品一一投入水中。</p><p>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资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p><p>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资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p> <p>2、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p><p>从高处将资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资料投入水中比轻的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p><p>3.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p><p>4.播放声音—暴雨,淅淅沥沥的小雨</p> <p>三、观察、比较、归纳游戏。</p><p>1、观察不同资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p><p>比较资料的轻、重、厚、薄。</p><p>2、感知资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p><p>3、归纳那类资料会沉于水中,那类资料会浮于水中。</p> <p>四、触觉游戏。</p><p>用手触摸、感知那些资料吸水,那些资料不吸水;</p><p>那些资料遇水会烂,那些资料遇水完好如初。</p> <p>五、收拾整理资料。</p><p>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资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p><p>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维护水资源。</p><p>注意: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均让幼儿充沛讨论、交流、合作。</p><p>如相互提供资料,交流新发现等。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分享的快乐,体验"发现学习"的惊喜、乐趣。</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