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07:58

中班数学教案:豆宝宝搬家

<p>一、活动背景:</p><p>在数学活动中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这一难题的最好的方法。收获的季节,幼儿与教师收集了许多种子,有一个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冬天来了,种子会不会冷?我与幼儿一起想了许多让种子免遭寒冷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就设计了为种子找新房,帮种子搬家的情节,既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又通过摆弄种子帮助幼儿感知数量关系。</p><p>二、过程实录:</p><p>(一)活动目标:</p><p>1、正确感知8以内数的数量关系,理解数的意义。</p><p>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p><p>(二)活动准备:</p><p>1、空塑料瓶若干(是幼儿人数的3—4倍)</p><p>2、豆子若干</p><p>3、8以内数量的实物纸条(贴于塑料瓶上)</p><p>4、8以内数字卡(用作门牌号)</p><p>5、8内数字胸卡(稍多于幼儿人数)</p><p>(三)活动过程</p><p>1、装饰新房</p><p>(1)(出示塑料瓶)师:这是豆宝宝的新房子,我们来帮豆宝宝把新房打扮更加漂亮。看,这里有许多漂亮的图片,把它们装饰到新房上去。</p><p>(2)提出操作要求:先数一数瓶上纸条上的点子是多少,找出比点子数多1的实物图片,贴在瓶上。</p><p>(3)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多做几个。</p><p>(评析:教师留给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易程度不一的瓶子做,也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瓶子做,充分体现了个体差异性。)</p><p>(4)集中交流幼儿的操作情况。</p><p>(幼儿A:我做了3个瓶子。这个瓶子上有4个点,我选择了5只小兔子贴在这儿。这个瓶子上有7个点,我贴了8个萝卜。这个瓶子有2个点,我贴了3棵树。</p><p>幼儿B:我和他做的不一样,我先找了5只小猴,再找4个点子的瓶子贴在上面。</p><p>幼儿C:我只做了一个瓶子。)</p><p>(5)小结:我们知道了比*少1的是*,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有顺序的排列。</p><p>(评析:通过小结,把幼儿刚才通过操作所获得的感性经验提高,形成数学概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p><p>2、豆宝宝搬家</p><p>(1)师:新房装饰好了,我们要请豆宝宝住进新房。</p><p>(2)提出操作要求:数一数瓶上纸条上的点子是多少,那么这间新房就住比点子数少1的豆宝宝,然后还要贴上门牌号,门牌号上的数字和豆宝宝的数量是一样的。如是7个点子,就住6个豆宝宝,找出数字6,贴在瓶盖上。</p><p>(评析:这个环节的要求和上个环节的要求是递进的关系,难度提高了,步骤也复杂了。不仅要感知数量关系,而且还要巩固数量与数字的匹配。这种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的操作,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逻缉思维能力。)</p><p>(3)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多做几个。</p><p>(4)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p><p>(评析:相互交流可以提供给每个幼儿说一说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p><p>(5)小结:我们知道了比*多1的是*,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有顺序的排列。</p><p>3、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p><p>(1) 师:豆宝宝住进新家了,我们让它们美美睡一觉吧。刚才帮豆宝宝搬了家,有点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p><p>(2)幼儿按意愿选择数字胸卡贴于胸前。</p><p>(3)游戏开始:请一幼儿念儿歌“嘿嘿,我是7,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是8和6的幼儿排在7的左右,并开火车出活动室。</p><p>(评析:虽然是较传统的游戏,但它能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8以内数的数量关系,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数量关系概念,而且还能活跃一下气氛,使幼儿能在较轻松的氛围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p><p>三、活动评价</p><p>1、这是一次快乐的数学活动。营造出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判断、自己探索的学习氛围,极大地体现了幼儿是活动主体的教学原则。</p><p>2、这是一次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通过贴图片,把豆豆装进瓶子里,贴门牌号,做找朋友游戏等一系列的动态过程,极大地调动起幼儿活动的积极性。</p><p>3、这是一次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数学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有关联,又层层递进,这样有助于幼儿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思维,提高分析判断能力。</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数学教案:豆宝宝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