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07:56

中班健康教案:老虎捉猴子

<p>活动背景:</p><p>中班幼儿活动能力强,喜欢玩耍,偏爱游戏一类的活动。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在这一次的活动中,让幼儿在做做、玩玩、跳跳的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掌握本次活动的目标,既发展了幼儿的动作,又使幼儿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p><p>活动目标:</p><p>1、练习巩固幼儿从高30厘米处往下跳的动作。通过幼儿自己探索从而体验到双脚并拢、屈膝跳起,前脚掌轻轻落地这种方法最好。</p><p>2、通过做“老虎捉猴子”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p><p>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p><p>活动准备:</p><p>1、小椅子每人一张,装饰成一棵树。</p><p>2、小猴头饰每人一个,小棒子每人一根,猴妈妈头饰一个,老虎头饰一个,老虎洞一个。</p><p>3、录音机、磁带。</p><p>活动过程:</p><p>1、开始部分:</p><p>(1)给每个幼儿戴一只小猴的头饰,手拿一根小棒子。</p><p>师:“今天,老师来当猴妈妈,小朋友做小猴子,妈妈领你们出去学本领,好不好?”</p><p>幼:“好”。</p><p>(2)幼儿听信号由一路纵队进场后,切段分队,迅速集合成四路纵队。</p><p>(3)幼儿听音乐,学做猴棒操。</p><p>(评析:这一环节,既把幼儿带入游戏的情景,又达到了热身的效果。)</p><p>2、基本部分:</p><p>(1)猴妈妈带小猴到花果山练本领。</p><p>师:“孩子们,你们看,这里有许多的树。现在,妈妈请每只小猴去找一棵树,站到树背后,妈妈要请你们学一个新的本领。”“请每只小猴爬上树,然后再从树上跳下来,请你们多试几次,想一想,哪一种跳下来的方法最好。”</p><p>(2)全体幼儿练习。</p><p>师:“你们认为哪一种往下跳的动作最好?”</p><p>幼A:“双脚并拢了跳。”</p><p>幼B:“屈膝跳起。”</p><p>师:“对,要双脚并拢、屈膝跳起,前脚掌轻轻落地。这种往下跳的动作最好。”</p><p>(3)幼儿再练习数遍,请几位幼儿上来示范跳的动作。</p><p>(评析:让幼儿以小猴子的身份探索往下跳的动作,幼儿较投入,大多数的幼儿通过探索,都能掌握正确的方法。)</p><p>(4)玩游戏“老虎捉猴子”。</p><p>①猴妈妈:“你们学会了从高处往下跳的本领,现在妈妈要带你们到山下去玩耍,玩得时候你们可以做各种小猴子的动作。但山下有个老虎洞,洞里有只大老虎,大老虎最喜欢小猴子。如果听到妈妈喊:“老虎来了”,你们就赶紧爬到树上。“</p><p>②请一幼儿做大老虎,组织幼儿游戏。(放与游戏相符合的音乐)如被老虎捉到,就站在老虎洞里停止游戏一次。</p><p>(评析:在玩游戏的时候幼儿情绪高涨,全神贯注。活动中,师生融为一体,在充满童趣的游戏之中倘徉。)</p><p>3、结束部分:</p><p>(1)猴妈妈:“今天,小猴真能干,学会了老虎捉猴子的游戏”。</p><p>(2)复习音乐游戏“猴子学样”。</p><p>(评析:让幼儿复习了以前学过的游戏,也使整个活动从头到尾都是以小猴子的身份在学本领、做游戏。)</p><p>(3)小猴子坐在自己的小树上休息。</p><p>活动评价:</p><p>1、活动的游戏性强。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将故事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保持着角色的身份,幼儿游戏的积极性高涨。</p><p>2、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己探索往下跳的动作,在探索中掌握正确的动作。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p><p>3、组织形式多样化。在整个活动中,既有集体活动,又有分散活动,使幼儿在反复的练习中不觉的枯燥乏味,幼儿的动作得到了充分提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健康教案:老虎捉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