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
<p>活动目标</p><p>1. 认识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特点。2. 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幼儿每人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各1张</p><p>活动过程:</p><p>一、感知人民币</p><p>教师: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玩的玩具,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p><p>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请幼儿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它们不同的面值。</p><p>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p><p>请幼儿观察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说说上面有些什么图案,哪些地方不一样。</p><p>幼儿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纸币的颜色、图案和大小的不同。</p><p>教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纸币的大小、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p><p>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面值的不同,将自己手上的人民币进行分类。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的结果,并进行纠正。</p><p>三、认识钱币的作用</p><p>请幼儿说一说人民币的用途,如:妈妈给我买衣服的时候会用到它;去餐馆吃饭的时候会用到它,说一说还知道哪些人民币面值(10元、20元、50元、100元)。</p><p>教师小结:这些都是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钱币,钱币可以用来买我们需要的东西。</p><p>四、“超市购物”游戏</p><p>幼儿每人1套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请幼儿根据商品价格用相应的人民币进行购买,然后说一说买了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钱币使用情况如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