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教案:小熊请客
<p>第一阶段</p><p>预设活动目的:</p><p>1、通过反复感受,使幼儿知道名称,理解内容,对表演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p><p>2、掌握各角色的对话及动作。</p><p>3、知道各角色的出场顺序,能集体分大组表演。</p><p>4、培养幼儿看表演的好习惯。</p><p>活动准备:</p><p>1、布置游戏场景,小熊、小猫、小狗、小鸡、狐狸的头饰。</p><p>2、活动前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及排练好《小熊请客》的表演。</p><p>活动过程:</p><p>一、,出示字卡“小熊请客”进行认读,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p><p>二、第一遍观看表演,并提问。</p><p>1、提醒幼儿看时要做文明的观众。</p><p>2、刚才表演的叫什么?</p><p>3、小熊请了谁到它家做客?</p><p>三、第二遍观看表演。</p><p>1、表演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p><p>2、各种小动物都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各只动物的对话)</p><p>四、第三次观看表演,并学习角色间的对话及动作。</p><p>1、当小动物们来小熊家时,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p><p>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表现各种动物。</p><p>2、当狐狸来时,小熊是怎么说?怎么做的?</p><p>请全体幼儿一起学习小熊的语言和动作。</p><p>五、幼儿分大组表演,教师指导。</p><p>1、提醒扮演小动物们的幼儿按照顺序出场。</p><p>2、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各角色。 六、结束。</p><p>师:今天,我们观看了表演《小熊请客》,也表演了一会儿,下次,我们也来表演好吗?</p><p>反馈:</p><p>幼儿对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已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能比较安静的观看幼儿表演,但幼儿对角色之间的语气不够生动,动作不够大胆,协商能力还得有所加强。</p><p>第二阶段</p><p>预设活动目的:</p><p>1、能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地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p><p>2、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游戏。</p><p>3、知道没轮到自己表演应等待,养成等待的意识。</p><p>活动准备:</p><p>同第一次。</p><p>活动过程:</p><p>一、引起回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p><p>师:上次,我们看了什么表演?《小熊请客》,今天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p><p>二、回忆上次游戏时出现的情况。</p><p>1、个别角色的扮演者未能按顺序出场。</p><p>2、表演时不够大胆,各角色的性格特征表现的不够突出。</p><p>三、学习用各种手段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p><p>1、音色、语调</p><p>(1)、小熊:声音粗、憨厚、速度慢、声音低。</p><p>(2)、狐狸:声音尖、圆滑、骗人的语调。</p><p>2、动作</p><p>(1)、小动物们高兴、害怕、紧张、胜利的动作。</p><p>(2)、狐狸的动作。</p><p>狡猾、眼珠转、斜看人等动作。</p><p>四、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p><p>1、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各种角色的性格特征。</p><p>2、能和同伴合作、协商分小组进行表演。</p><p>3、爱护游戏材料,不影响同伴。</p><p>五、幼儿分小组游戏,教师指导。</p><p>1、重点引导幼儿在语气、声调上表现角色的特征。</p><p>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如:晓玲、志涵等幼儿找同伴合作表演。</p><p>3、提醒已表演完的幼儿交换头饰再次表演。</p><p>4、提醒文龙、黄薪等没轮到自己应等待不影响同伴表演。</p><p>六、评价及小结。</p><p>1、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p><p>2、教师小结。</p><p>反馈:</p><p>有了上次表演的经验,孩子们的兴致都比较高,能与同伴协商选择角色。原来会表演的幼儿带动其他的幼儿指导他们表演。孩子的表演能力,协商能力都有了提高。</p><p>第三阶段:</p><p>预设活动目的:</p><p>1、继续学习协商、合作、分配角色,并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角色的特征。</p><p>2、能利用补助材料创设游戏材料场景有表情的表演。</p><p>3、培养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p><p>活动准备:</p><p>同上一周,并添加补助材料。</p><p>活动过程:</p><p>一、交代任务,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p><p>二、回忆上次幼儿的不足,提出本次游戏要求。</p><p>1、能运用补助材料布置游戏场景后开展游戏。</p><p>2、能大胆的运用多种手法表现角色的特征。如:语气、声调等。</p><p>3、与同伴协商分配游戏角色。</p><p>三、幼儿布置游戏场景开展游戏,教师指导。</p><p>1、自由结组协商分配角色,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p><p>2、共同协商并分工布置游戏场景。</p><p>3、没轮到表演的演员要在一旁等候,不影响他人。</p><p>4、演好后共同收拾游戏材料,道具。</p><p>5、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大胆表现,或请能力强的幼儿带领他们表演。</p><p>四、活动评价。</p><p>重点评价幼儿布置场景及表演情况进行评价。</p><p>反馈:幼儿在游戏中比上次玩得更有经验,他们能大胆的通过协商进行分组表演,而且合作的也比较愉快,利用辅助材料创设游戏环境时有个别幼儿还具有一定创造性,如他会利用瓶罐当作礼物。</p><p>第四阶段:</p><p>预设活动目的:</p><p>1、学习创编故事情节表演,发展幼儿的创造力。</p><p>2、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听取别人对表演有帮助的建议,不断提高表演水平。</p><p>活动准备:</p><p>同第三次,并添加其它动物的头饰。</p><p>活动过程:</p><p>一、回忆上次中的不足,提出本次活动要求:</p><p>1、能大胆地创编故事情节。</p><p>2、学习较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情况。</p><p>3、继续培养幼儿等待得意识。</p><p>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p><p>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布置游戏场景。</p><p>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创编故事情节。</p><p>3、提醒游戏保护游戏材料。</p><p>三、游戏结束,并评价。</p><p>反馈:这次游戏,流动表演的幼儿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主动的参与游戏,在表演中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角色。表演的经验进一步的丰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