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03:35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蚱蜢

<p>设计思路:</p><p>前几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时,我问孩子们:“你和爸爸妈妈捉过哪些小动物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抢着说:“我捉过小蜗牛。”“我和爸爸妈妈捉过蚂蚁。”“我捉过知了。”“那你们认识在稻田里跑来跑去的蚱蜢吗?”孩子们都摇摇头,说不上来了。对于农村的孩子,我认为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常见的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于是设计了这节活动。</p><p>活动目标:</p><p>1、在交流、讨论中分享有关蚱蜢的经验与信息,产生进一步探究的的愿望。</p><p>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或疑问,并进行记录。</p><p>活动重点:幼儿分小组进行探索,并进行记录。</p><p>活动难点:交流质疑:蚱蜢是怎样长大的?</p><p>活动准备:蚱蜢、投影仪、幼儿用书《认识蚱蜢》。</p><p>活动过程:</p><p>1、回忆经验:</p><p>说说捉蚱蜢时发生的趣事。</p><p>2、探索活动:</p><p>(1)、提出探索的任务,如蚱蜢怎样跳高。</p><p>(2)、幼儿分小组进行探索,并进行记录。</p><p>(将发现的秘密记在纸上,将问题记录在有问号标记的纸上)。</p><p>3、交流质疑:</p><p>(1)、每组推派代表进行介绍。</p><p>(2)、根据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p><p>(3)、提出预设问题:蚱蜢是怎样长大的?</p><p>(4)、结合图片,小结蚱蜢的生长过程。(蚱蜢妈妈产下卵以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变成幼虫,经过5——6次蜕皮以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蚱蜢。)</p><p>4、留疑:</p><p>把幼儿提出的,还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探索的内容。</p><p>活动反思:</p><p>本节活动我运用了新颖的教学手法,给孩子们创造了观察、记录的机会,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记录自己了解的蚱蜢的一些事情和不知道的事情。孩子们交流时各抒己见,说出了好多成人都想不到的事情。</p><p>不足之处:在孩子交流蚱蜢不知道的事情这一环节,我没有充分利用孩子的资源,帮孩子答疑、解惑,显得有点仓促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蚱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