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自制小茶壶
<p>活动目标</p><p>通过自制小茶壶,发现茶壶的壶嘴高度要比壶身略高一些,但不能过高;通过操作,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和科技小制作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p><p>活动准备</p><p>塑料瓶、吸管、橡皮泥、透明胶带、锥子、蚊香、牙签、剪刀等。</p><p>活动过程</p><p>解决的问题:怎样做个小茶壶?幼儿讨论:用盒子做茶壶的身体,用吸管做茶壶的壶嘴。做一做:小茶壶。戳洞:可提供蚊香、剪刀,引导幼儿用蚊香烫洞,用剪刀调节洞的大小。也可以用牙签、锥子等工具戳洞;安装壶嘴(用吸管作壶嘴);用橡皮泥(或透明胶带)封住洞口。试一试。</p><p>(1)壶嘴口的高度没有壶身高。</p><p>(2)吸管在纸杯的上部,壶嘴口太高。</p><p>(3)吸管在纸杯的下部,壶嘴口和纸杯口一样高。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p><p>(1)还没装满水时水就从壶嘴里出来了。</p><p>(2)水没有从壶嘴里流出来,壶嘴口太高了。</p><p>(3)倒水时,水正好从壶嘴里流出来。</p><p>(1)引入:幼儿和教师共同搜集小茶壶实物、图片,并讨论小茶壶的特点。</p><p>(2)要制作的物品——小茶壶。</p><p>(3)幼儿设计小茶壶的方案。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小茶壶功能目标:</p><p>①壶嘴位置</p><p>②外观符合小茶壶的特点,组织幼儿讨论、设计,确定自己的方案。</p><p>(4)幼儿制作。教师提前准备做茶壶的各种材料,包括工具,由幼儿自由选择并制作。</p><p>(5)记录、制作过程(可用图示或记号表示自己的制作过程)。</p><p>(6)表述: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说明其制作过程。</p><p>(7)参观:小茶壶展览会。</p><p>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成品摆放出来作为“产品”让大家参观。参加制作的小朋友可讲述自己制作的小茶壶的功能及制作方法,让幼儿体验从成品→“产品”→商品的过程。</p><p>活动结束:</p><p>茶壶——音乐律动。</p><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