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03:11

中班艺术活动:摇篮

<p>一、设计意图</p><p>摇篮曲是颇具民族风格的一首曲子,其旋律婉转、音乐形象亲切,且歌词见解移动。在以往的老教材中也有将它列入歌曲教学的。如浙江版的教参中就有,但这些教学方式不外乎是机械的,新《纲要》颁布后三年的今天我们岂能再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反之以便?记得许卓娅教授在对音乐活动的创新中就强调幼儿自主的学,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活动中我将从对乐曲的欣赏体验入手,以递进式的学习方式逐渐解除师生、生生间的音架。让幼儿充分自主体验音乐的存在以肢体动作图谱演示,配合语言的解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从而学会歌唱。</p><p>二、活动目标</p><p>1、通过欣赏、哼唱,感受乐曲柔美的旋律。</p><p>2、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p><p>重点:通过欣赏、哼唱,感受乐曲柔美的旋律。</p><p>难点: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p><p>三、活动准备</p><p>1、课前欣赏各种不同性质的乐曲。如:进行曲、圆舞曲等等。</p><p>2、记号笔、大张白纸。</p><p>四、活动过程</p><p>(一)教师哼唱乐曲引起幼儿兴趣。</p><p>“嘘,……”(教师以轻柔的声音哼唱乐曲的旋律。)</p><p>提问:“老师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幼儿自由回答)</p><p>(二)引导幼儿欣赏乐曲。</p><p>1、听教师完整唱一遍歌曲。</p><p>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你以前听过吗?”(幼儿自由回答)</p><p>2、教师边轻轻清唱歌曲,边根据歌词做动作。幼儿观察教师唱时的表情及肢体动作。</p><p>(三)学唱歌曲。</p><p>1、幼儿欣赏过乐曲后讨论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绘制图谱。</p><p>2、集体边看图谱边唱歌曲2~3遍。</p><p>3、幼儿边做动作理解的唱歌曲。</p><p>4、撤除图谱,幼儿闭上眼睛做小宝宝睡觉状再次唱歌曲。</p><p>5、一半幼儿做宝宝,一半幼儿做妈妈轮流长歌曲一次。</p><p>(四)结束。</p><p>教师模仿公鸡叫,“天亮了小宝宝们起床了去外面活动活动。”</p><p>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艺术活动: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