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01:56

中班艺术教案:会跳舞的红飘带

<p>一、设计思路</p><p>中班的孩已经能辨别音乐作品中的速度变化,他们喜欢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动作,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某些突出的感情色彩。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会跳舞的红飘带》</p><p>二、活动目标</p><p>1、能听辨不同性质的音乐,并用红飘带表现相应的动作。</p><p>2、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不同乐曲的性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p><p>3、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听辨能力、想象力、创造和表现能力</p><p>二、活动准备</p><p>1、幼儿欢庆秧歌的舞蹈(舞蹈碟)</p><p>2、录音机,磁带(进行曲、喜庆音乐、摇篮曲各一段)</p><p>3、每位孩子拿红飘带一根</p><p>四、活动过程:</p><p>㈠开始部分</p><p>1、听《小燕子》的音乐,以小碎步,小鸟飞的动作“飞”进活动室。</p><p>2、复习歌曲《小动物回家》</p><p>㈡基本部分</p><p>1、欣赏喜庆秧歌的舞蹈,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p><p>(1)、欣赏舞蹈:《喜庆秧歌》</p><p>(2)、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这首音乐听起来怎样?你有什么感觉?如果让你来跳,你会怎样跳?”</p><p>(3)、出示红飘带,让幼儿利用红飘带进行表演。</p><p>2、欣赏进行曲,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p><p>(1)师:“我们在来听一听这一段音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这种音乐?”</p><p>(2)幼儿欣赏进行曲</p><p>(3)幼儿自由交谈:“这像什么音乐?他们在干什么?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p><p>(4)幼儿尝试用红飘带表演,力求用红飘带当作道具让幼儿想象、创造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性质及内容。</p><p>3、欣摇篮曲,启发幼儿创编动作表现音乐的性质。</p><p>(1)师:“老师还准备了一首音乐,我们来听一听”</p><p>(2)幼儿欣赏摇篮曲,引导幼儿将摇篮曲与进行曲进行比较。</p><p>(3)引导幼儿讲述:“这首音乐和刚才两首音乐有什么不同?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干什么?</p><p>(4)启发幼儿想象可用哪些动作表现摇篮曲。鼓励幼儿创编出不同的动作。</p><p>(5)请幼儿用红飘带表演自己的好朋友看。</p><p>4、将三段音乐连起来,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情感区别这三段音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艺术教案:会跳舞的红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