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01:53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我是小小蒲公英

<p>活动设计思路:</p><p>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种.记得童年时对蒲公英就很好奇.它们看起来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绒球就会分散.如同降落伞,又似羽毛般轻盈.我们认为相比较其他的植物来说蒲公英对幼儿的吸引力会大一些.除了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活动的延伸.从蒲公英生长的特性来表现律动,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p><p>活动目标:</p><p>1.初步熟悉和感受乐曲旋律,能按老师的提示表演舞蹈.</p><p>2.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大胆创编动作.</p><p>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p><p>舞蹈音乐:</p><p>该舞蹈表现的是蒲公英种子的传播,生长过程.即一开始蒲公英是一个绒球的状态,在风中摇摆.当风吹来,蒲公英种子随风四处飘扬,落地,生长,开花.一般节奏轻松的音乐都可以使用.音乐的结构为ABA式.由此表现蒲公英从整体到分散再到整体的三个状态.</p><p>活动准备:</p><p>1.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p><p>2.四色绒球,,每种个6个.(视本班情况而定),让幼儿戴在手腕上,同色的为一组.</p><p>3.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种形式,并且能看懂简单的舞蹈图谱.</p><p>活动过程:</p><p>一.导入</p><p>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p><p>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p><p>二.指导</p><p>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p><p>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p><p>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了...)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p><p>4.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让创编的幼儿在教师哼唱曲调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p><p>5.让幼儿各自看一下自己绒球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朵蒲公英.</p><p>6.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p><p>7.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表演给幼儿看.</p><p>8.教师朗诵故事,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p><p>9.教师根据幼儿反应,将幼儿最喜欢的,最精彩的动作再次抽取出来,让幼儿反复练习,并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p><p>10.幼儿再次完整随音乐练习.活动结束.</p><p>朗诵内容:</p><p>这是一个有太阳的下午,风轻轻的吹着.很轻,很轻.突然,风大了起来,蒲公英宝宝离开了妈妈,跟着风婆婆,飞呀飞呀,刚要落到草地上,又有一阵风吹来.蒲公英宝宝又飞了起来,飞呀飞呀,飞的高高的.咦?风停了,蒲公英宝宝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从空中往下落.有的落在了池塘边,有的落在了柳树下,有的落在了花丛中.下雨了下雨了.蒲公英宝宝张开小嘴开心的喝着水.渐渐的,蒲公英宝宝长大了,个子越长越高,越长越高.有的和他们的妈妈长的一样高,有的长的更高.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开花了.身上长出了许多蒲公英宝宝,他们也做妈妈拉!(自创)</p><p>舞蹈结构(建议):</p><p>第一段:戴同色绒球的蒲公英宝宝们在一起,围成几个圈.</p><p>第二段:蒲公英宝宝分散开.</p><p>第三段:重新组合成若干朵蒲公英(自由组合,一人,两人,三人...每朵人数不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我是小小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