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水生动物
<p>活动目的:</p><p>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不同的水生动物。</p><p>2、引导幼儿懂关爱、保护水生动物的情操,懂得保持水的清洁的情感。</p><p>3、尝试用美工的方式表现水生动物的主要特征。</p><p>活动准备:</p><p>教师:PPT(水生动物)、哭泣的鱼,有死鱼的污水图片、污水一盆,污水处理物</p><p>幼儿:折、画、泥塑、剪贴等材料</p><p>活动过程:</p><p>一、谈谈水生动物</p><p>1、老师出示鱼和螃蟹:这是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p><p>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p><p>3、丰富水生动物(观看PPT)</p><p>老师介绍不常见的水生动物的名称与特征</p><p>介绍一些珍稀的水生动物如:中华鲟</p><p>二、讨论:关爱、保护水生动物</p><p>(一)出示“哭泣的鱼”</p><p>1、为什么这条鱼在哭?(幼儿发散讨论)</p><p>老师引入:要关心、保护动物</p><p>2、我们人类怎样保护动物?</p><p>(幼儿讨论,教师小结)</p><p>①不要掠杀、猎杀</p><p>②不喂动物吃有毒、有害的食物</p><p>③国家建立了保护区</p><p>④保护好动物生活的环境</p><p>总结:我们要做动物的朋友等</p><p>三、保护水资源</p><p>1、出示一幅污水与死鱼的图</p><p>问:这些鱼怎么死的?这些污水是怎么形成的?</p><p>水生动物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p><p>2、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p><p>3、演示污水变清水</p><p>四、幼儿创作水生动物,布置环境“水生动物”</p><p>1、幼儿分成四组“折、画、泥塑、剪贴”等方式创作制作水生动物</p><p>2、将作品布置在墙面“水生动物”</p><p>活动反思:</p><p>活动中注重了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并促使幼儿有保护水资源,给水生动物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意识。</p><p>一.活动中丰富了多种水生动物</p><p>幼儿对水生动物有一定的认识,从他们的语言中表现,孩子们对一些水生动物的特征有所了解。在进一步丰富水生动物中,我着重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如:荧火鱿,盲鳗等,并对一些有具体特征的动物进行了介绍,如:河豚有毒,但他有止痛的功效;又如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些方面丰富了幼儿对水生动物的认识。</p><p>二.激发幼儿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p><p>从小鱼的哭声与死鱼、污水三方面层层入手,逐步激起了幼儿要关心爱护动物,以及保护动物生活的环境。孩子们想了许多的办法。如:a:人类不要乱扔垃圾</p><p>b:人类不要捕杀小动物c:工厂里的废水不要排入大海、河流等。</p><p>三.多种不同的美工形式表现水生动物</p><p>在活动中,我提供了折纸、剪贴、绘画、泥工四种形式的美工,孩子们自主地选择,并进行操作。在制作中每位孩子能愉快、大胆地表现不同的水生动物,并将小动物的具体特征表现出来。</p><p>大幅的墙面环境“水生动物”为孩子们制作的水生动物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的机会,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做动物的朋友的情感。</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