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00:52

大班艺术教案:木炭之舞

<p>年龄:4岁~6岁幼儿。</p><p>时间长度:约30分钟左右(视情况取舍)。</p><p>活动环境:较大空间的室内,若天气晴朗也可在室外开展。</p><p>活动准备:</p><p>1.按幼儿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全开画板,以美纹胶粘纸沿四周粘贴全开素描纸。</p><p>2.烧烤用木炭若干,但最好是自己用松木烧制的木炭(某些地区叫麸炭),其质软易画,手感较舒适。</p><p>3.动感遒劲的音乐。</p><p>灵感来源:我自己作画时喜欢带着耳机听音乐,常常嫌笔太小,不能挥洒激情,后来自制了许多画笔,倒是顺手很多。</p><p>教育可行性分析:</p><p>音乐的流动性特点可以迅速地将所传达的情绪直指人的心灵。4个月~6个月大的婴儿就甚至已有乐感,触觉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一种主要方式,视觉在婴儿身上是最不成熟的感觉,但4岁~6岁阶段其能力也已发育得像成人一样了。本活动以简单的材料为活动中心,辐射刺激三种感觉的发育发展。以大画面为载体,随着幼儿全身运动的欢腾,在传达生命的节奏、快慢、动静、温柔与豪放、放任与克制的同时,又传达出生命的各种表情和形态,还帮助幼儿建立了对材料美学的感性认识。相信此活动的开展,定能有效激励幼儿,对未知世界作进一步地大胆探索与表达。</p><p>活动过程:</p><p>1.组织教学:提出一个没有具体答案的问题:画画应该怎样画呢?(有的孩子会说“要睁开眼睛画”。)</p><p>2.介绍木炭及其使用方法。</p><p>3.分发材料,活动开始。</p><p>4.活动转折。一边帮孩子们清洁,一边排列画板(展示)。</p><p>5.欣赏、交流、反思:鼓励幼儿说出彼此对活动的感受。</p><p>6.教师总结:画画没有固定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p><p>7.结束活动,各班带回。</p><p>温馨提示:</p><p>由于某些幼儿的触觉发展相对迟缓,他们会以嘴唇、舌头贴附在木炭表面上来感受新颖事物,有的甚至还会将木炭放入口中啃咬。所以成人在组织活动时,需要留心观察是否存在类似现象。为了避免幼儿将木炭误吞入腹中,一个相对保险的方法是尽量选取大于口腔直径的木炭来分发给幼儿。</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艺术教案:木炭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