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3:00:30

大班艺术教案:三打白骨精

<p>活动目标</p><p>1.为动画片配背景音乐,了解影像中音乐的作用。</p><p>2.初步尝试简单的乐曲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p><p>活动准备</p><p>1.剪辑动画片《三打白骨精》片段(时间约五分钟,消音)。</p><p>2.各种乐器。</p><p>活动过程</p><p>一、欣赏动画片《三打白骨精》</p><p>1.边看边讨论:片中的人物可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p><p>2.告诉幼儿影片中每个主要角色即将出场或有事情发生时都会有一段独特的背景音乐,音乐可以使人们知道马上就有重要事情发生,并能增加视觉效果。</p><p>二、将动画片分成四段讨论配乐</p><p>1.第一段: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出来时可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引导幼儿分析人物的不同特征)</p><p>2.第二段:白骨精出现时应该是什么样的音乐?孙悟空与白骨精第一次打斗时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p><p>3.第三段、第四段:第二次、第三次打斗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引导幼儿知道三次的打斗音乐应该一次比一次强烈)</p><p>三、幼儿自行分成四组分别为四段动画片配乐</p><p>1.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乐器来配乐。例如孙悟空与白骨精打斗时可以用架子鼓来烘托打斗气氛;唐僧念紧箍咒时可以配上碰铃刺耳的声音等等。</p><p>2.各小组分别进行乐器合成练习。引导幼儿根据情节选择合适的乐器以及注意各乐器合成时的和谐。</p><p>3.启发幼儿想象除了用乐器来配乐,还可以用什么来配乐?(例如自己的嗓音、教室中的器具等。)</p><p>四、将动画片与配乐合成。</p><p>第一次,让幼儿自己选出几位同伴对白,其他的进行配乐。第二次配乐时录音,制成配乐音带,让幼儿边欣赏动画片边听听自己的配乐,找出不和谐的地方,再进行第三次配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艺术教案:三打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