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59:12

大班主题教学活动:锻炼活动

<p>设计意图:</p><p>我班幼儿的动作较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他们也喜欢富有野趣的运动,所以我们设置了具有情节内容的体锻活动,以调动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同时我们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分两组进行。一组是较有难度的动作,满足那些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幼儿。另一组的动作发展相对简单,适合体能发展相对较弱的幼儿。点心与自由活动时间段在幼儿已有的良好习惯基础上,重平时生活习惯的习得,提倡发展幼儿的本体性游戏,即在幼儿自发组织的较为自主的活动,大班下学期幼儿已形成教有序的活动习惯,因此我们满足孩子,在这段时间里进行较宽松自由的点心、观察自然角、养护自然角、阅读、自由活动等。</p><p>目标:</p><p>1.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跨跳30厘米——40厘米高度,并能掌握立定跳远的方法。</p><p>2.学习利用跳袋、绳子、硬纸板箱进行一物多玩。</p><p>准备:跳袋、绳子、皮筋、跳箱、硬纸板箱、小椅子若干</p><p>过程:</p><p>一.准备活动</p><p>老师带领幼儿做全身关节准备活动,重点做腿部放松运动。</p><p>二.分组活动</p><p>1.勇敢贝贝马——跨跳障碍物</p><p>重点指导:在跨越障碍物时,一脚抬起做跨的动作,同时另一支撑脚有一个蹲的动作,然后用力跳起。</p><p>师:我们都是勇敢的贝贝马,有再多的障碍都怕,让我们一起冲过困难去寻找宝藏。(幼儿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及时纠正幼儿的动作。)</p><p>2.跳袋、绳子、硬纸板箱的一物多玩</p><p>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用这些东西可以玩出哪些方法。</p><p>重点指导:学习用硬纸板箱练习各种跳的方法。如单脚跳、双脚跳、跨跳等。</p><p>三.集中游戏——夺宝奇兵</p><p>玩法:</p><p>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进行游戏。</p><p>2.由每一组的第一名幼儿开始跨跳过障碍物后取得宝藏,再返回拍下一幼儿的手,此时第二名幼儿重复进行。</p><p>规则:先完成的一组获胜。</p><p>四.律动操节</p><p>活动名称:我的作息时间</p><p>设计意图:</p><p>由于我班幼儿正面临毕业,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他们对上小学十分向往。通过班级幼小衔接主题活动的开展,他们也了解了一些幼小不同之处。而在上小学前还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暑假要过,怎样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暑期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前期我班幼儿对时钟又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整点、半点,他们还希望认识更具体的时间,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帮助孩子学习合理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p><p>目标:幼儿根据自身经验,通过说说、排排、画画等方式,尝试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暑期生活,为上小学作准备。</p><p>重点:设计暑期一日作息时间</p><p>难点:理解作息时间与人的关系</p><p>准备:关于幼儿园活动的图片、时间卡、纸、记号笔</p><p>过程:</p><p>一.感知幼儿园作息时间,理解合理作息时间与人的关系</p><p>1.小朋友,在</p><p>上一页下一页</p><p>幼儿园一天从早到晚有哪些活动?</p><p>2.这里有一些幼儿园活动的图片,请你们来排一排。</p><p>3.什么叫作息时间?你还知道哪些作息时间?为什么要有作息时间?</p><p>4.小结: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有规律,这样劳逸结合就能拥有健康的身体。</p><p>二.讨论我的暑期一日作息时间</p><p>1.我们马上就要毕业进入小学了,在上小学前还有一个暑假,那么你们将怎样安排你在暑期中的生活,为上小学作准备呢?</p><p>2.讨论以下三个时间,你认为这样安排合理吗?为什么?</p><p>9:00——11:00看书12:00——2:30睡觉3:00——6:00看电视</p><p>3.小结:我们在安排暑期生活时,可以模仿小学作息情况,即要有学习的时间,也要有玩的时间有休息的时间,这样劳逸结合才是合理的安排。</p><p>三.合理安排我的暑期一日作息时间</p><p>1.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设计一张暑期作息时间表,画一画你想怎样安排一日活动,为上小学作准备呢?</p><p>2.幼儿分散设计制定,教师巡回指导。</p><p>四.分享交流</p><p>幼儿拿着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向同伴、老师介绍。</p><p>活动名称:说说交通规则</p><p>设计意图:</p><p>大班幼儿生活经验日渐丰富,他们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外面的世界,渴望了解周围的变化。交通规则是一种生活准则,一种协调人们行为和关系的标准。幼儿作为一个逐渐发展的社会人,应该了解这些常见的规则,学习体验社会情感、学习适应生活、学习做人。因此,教师选择幼儿感兴趣、贴近生活的问题设计了“说说交通规则”这一活动,帮助幼儿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生活中的交通规则,逐步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p><p>活动目标:</p><p>1.幼儿运用观察方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认知能力,辨别行为的对与错,并了解一些简单的交通标志,树立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p><p>2.用记录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能用语言连贯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同伴、老师进行积极交流。</p><p>准备:大幅图片(图片中画有多处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记录卡、交通标志</p><p>过程:</p><p>一.观察记录</p><p>1.教师出示图片,问:这张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地方?</p><p>2.师:图片上有许多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你们手里的记录卡和大图片一样,请大家仔细找一找,然后在你们的记录卡上做记录。</p><p>3.幼儿边观察边记录。</p><p>二.讨论交流</p><p>1.教师提问:</p><p>(1)你们找到几个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p><p>(2)错在哪里?(引导幼儿广泛讲述图片中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p><p>2.师生讨论:</p><p>(1)为什么自行车与汽车要分道行驶?</p><p>(2)行人应该如何过马路?</p><p>(3)自行车能骑车带人吗?</p><p>(4)单手骑车也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吗?</p><p>3.教师小结:在交通规则中,有的是驾驶规则,有的是骑车规则,还有的是行人规则,人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p><p>三.了解标志</p><p>1.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真多,很容易发生危险。那么谁在维持交通秩序?除了交通警察,还有谁在协助管理?</p><p>2.有的马路上没有交通警察、协管员,是谁在维持交通秩序?(红绿灯、交通标志)</p><p>3.马路上有许多标志提醒行人、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你们知道有哪些标志吗?</p><p>4.教师小结:交通标志提醒行人和驾驶员安全行驶,安全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别人的安全。在马路上维护交通规则的有警察和纠察。</p><p>四.活动迁移</p><p>教育幼儿争做文明小市民,瑕疵和老师一起到马路边学做小交警,向市民宣传有关交通规则的知识,你准备怎么做?</p><p>游戏活动:毕业留念册</p><p>目标:幼儿通过交换画像、电话等形式,尝试独立制作毕业留念册。</p><p>过程:</p><p>1.观察阅读毕业册,引发对幼儿园、老师、好朋友产生美好情感</p><p>2.提出制作要求:相互交换画像粘贴,在通讯录中留下电话号码。</p><p>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p><p>4.分享与交流</p><p> </p><p>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主题教学活动:锻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