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57:32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的城市”

<p>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点适当调整活动内容,以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使活动对幼儿发展更有意义。主题活动的生成和发展对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分享和展示的指导策略而言,随着主题内容的改变,分享和展示的内容也会相应改变,但它们对主题活动的作用没变。</p><p>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主题活动“我家和我家附近的”,期望通过谈话和交流活动了解幼儿的相关经验,继而进行提升。我们注意到幼儿在介绍收集的资料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上海著名建筑,而对于周边的一些环境设施兴趣索然,这让我们感到诧异。后来,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外地幼儿和外籍幼儿占了班级人数的90%,而其余的本地幼儿是最近才搬迁至此的。尽管他们对于附近环境不熟悉,但是那些典型的海派建筑通过各种媒体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尝试拓宽主题范围,通过让幼儿了解居住的城市——上海,萌发他们亲近上海、喜爱上海的情感,并从中学习一些社会规范。“我们的城市”主题由此拉开序幕。</p><p>活动1 亲子旅游活动:上海一日游</p><p>分享和展示的内容</p><p>●有关旅游的照片(由家长提供,包括活动照片和景点照片)</p><p>●幼儿的写生作品</p><p>●幼儿的问题</p><p>●幼儿的采访记录</p><p>●调查统计表</p><p>分享和展示的作用</p><p>●幼儿:回顾和整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初步了解上海。</p><p>●教师:了解幼儿对上海的兴趣点。</p><p>●家长:了解幼儿园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内容,以便协助和配合。</p><p>活动生长点</p><p>幼儿在分享活动中非常活跃和健谈,他们有感而发,说了许多所见所闻,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他们想知道——</p><p>1.为什么上海么长的一条江,它是怎么来的?</p><p>2.以前没有大桥和隧道的时候,人们怎样从江这边到江那边去?</p><p>3.上海有多大?有多老?</p><p>4.上海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好看的风景?</p><p>5.上海人说话为什么我们听不太懂,他们说的是什么话?</p><p>6.为什么南京路上的人那么多,商店那么多?</p><p>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幼儿想进一步学习的内容,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幼儿更清晰地、更有条理地、更深入地认识上海。</p><p>活动2 美丽的上海</p><p>分享和展示的内容</p><p>●以教师绘制的特大上海地图为背景,幼儿分别在地图的不同位置贴上相应的城市景点明信片。</p><p>分享和展示的作用</p><p>●幼儿:直观地了解上海的地理特点和景点分布位置,建立方位感,进一步了解上海。</p><p>●教师:了解幼儿在空间智能方面的发展水平。</p><p>●家长:可以利用接送的机会与孩子聊聊上海,使孩子亲近上海,走近上海。</p><p>活动生长点</p><p>在活动中,孩子们一直在感叹:“上海好大哦!”“上海的马路好多哦!”他们联想到在南京路步行街采访路人时曾遇到许多外地游客,有个幼儿建议道:“我们来制作一份旅行手册,那样游客就不会迷路了,也能知道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了!”我们十分赞赏这一想法,并鼓励他大胆尝试。许多幼儿积极响应。</p><p>活动3 评选“我最喜欢的上海景点”</p><p>分享和展示的内容</p><p>●评选活动的照片及文字说明</p><p>●大统计表</p><p>●选票箱</p><p>分享和展示的作用</p><p>●幼儿:在运用统计技能的同时了解不同的统计方法。</p><p>●教师:了解幼儿采用的不同的统计方法。</p><p>●家长:进一步了解主题活动的进程。</p><p>活动生长点</p><p>孩子们对于上海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有的幼儿表示:“我非常喜欢上海,因为它比我们家乡干净多了。”有的幼儿却说:“我妈妈说上海冬天太冷,她都不想住在这里了。还有,马路上的车那么多,空气也不是很好。”这样的分享活动说明孩子们对居住的城市产生了观察的兴趣,也有了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创造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眼中的上海,一定非常有趣。</p><p>活动4谈话:说说上海分享和展示的内容</p><p>●幼儿讨论的实录(教师根据内容将其分类记录在两张不同形状的纸上,分别记录幼儿喜欢上海和不喜欢上海的理由)。</p><p>分享和展示的作用</p><p>●幼儿:整理和归纳对上海的认识。</p><p>●教师:了解幼儿看待问题的不同方法。</p><p>●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眼中的上海。</p><p>活动5 写给市长一封信</p><p>分享和展示的内容</p><p>●幼儿和教师一起写的一封信(一式两份,大的用于展示,小的发送至政府网站)。</p><p>分享和展示的作用</p><p>●幼儿:了解书信的书写格式,知道运用文字和符号进行表达,学习与人沟通的各种方法。</p><p>●教师:了解幼儿不同的书写水平以及书面语言的发展阶段。</p><p>活动6 我出生的城市</p><p>分享和展示的内容</p><p>●人手一份调查表(家长协助完成)。</p><p>●调查统计大表。</p><p>分享和展示的作用</p><p>●幼儿:了解自己和同伴的出生地,比较它们的异同,了解多元文化。</p><p>●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和比较城市间的异同。</p><p>●家长:参与和支持孩子们的调查。</p><p>活动生长点</p><p>当一个幼儿拿来和父母共同完成的有关“上海”的海报时,很多幼儿非常好奇,回家后也非常兴奋地要求家长共同制作有关出生地的海报。于是,我们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海报,孩子们有了相互了解出生地的机会。</p><p>活动7 游戏:猜一猜,它在哪座城市里</p><p>分享和展示的内容</p><p>●教师从网上下载的一些城市的著名建筑图片,并留下空白的说明标签,等待幼儿填写。</p><p>分享和展示的作用</p><p>●幼儿:萌发调查的愿望,尝试使用多种调查方法。</p><p>●教师: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p><p>●家长:帮助孩子学习查阅书本、网上查阅等多种调查方法。</p><p>活动生长点</p><p>这虽然是一个非正式的活动,但幼儿同样充满兴趣。每天都有新的谜底被揭开,这让他们非常满足。</p><p>活动8 谈话:什么是城市</p><p>分享和展示的内容</p><p>●幼儿提供的有关城市的小插图及教师的文字说明。</p><p>分享和展示的作用</p><p>●幼儿:整理和归纳对城市的认识。</p><p>●教师:了解幼儿学习后获得的经验。</p><p>活动生长点</p><p>幼儿的谈话(如下)很好地说明了他们所获得的经验。</p><p>1.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如上海有东方明珠塔,巴黎有埃菲尔铁塔。</p><p>2.城市里有公园、超市,人们锻炼身体、买东西很方便。</p><p>3.上海、重庆都是城市,那里有很多人、车。但是每个城市又是不同的,重庆是山城,上海没有山。</p><p>4.城市里有时比较混乱,马路上都是车,不过它们很听警察和信号灯的指挥。</p><p>5.城市里的建筑又高又大。</p><p>6.城市里的空气不是很好。</p><p>7.城市里有麦当劳和肯德基。</p><p>刚开始,幼儿只用语言表达了对城市的认识,我们期待他们有更多的表达和表征的方式。就在这时,我们发现幼儿越来越喜欢画有关城市的图画,如汽车、行人、建筑物等。当我们提议来布置“城市一角”时,孩子们积极向应,这让我们激动不已。</p><p>活动9 美术展示活动:城市一角</p><p>分享和展示的内容</p><p>●幼儿的美术作品(绘画、泥工、手工)。</p><p>分享和展示的作用</p><p>●幼儿: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p><p>●教师:了解幼儿学习后获得的经验,反思活动得失。</p><p>●家长:了解孩子学习后获得的经验。</p><p>活动生长点</p><p>孩子们用各自喜欢和熟悉的技能表征自己的感受,虽然作品比较幼稚和粗糙,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热情让我们非常感动,这是一个成功的主题活动带给我们——幼儿、教师、家长的快乐。</p><p>分享和展示的指导策略可以灵活运用在各个活动环节,并根据不同活动内容用不同表征方式加以呈现。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一定会呈现和保留第一个活动的分享和展示内容,因为它记录了幼儿在进行这个主题活动前的水平。而以后的分享和展示则呈现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是他们学习新经验、运用已有技能的最好证明,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