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其他教案:儿歌小熊过桥
<p>设计意图:</p><p>学习儿歌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因此,在这个活动设计里我们尝试用哑剧引入,将语言教学和表演形式相结合,整合成一个能有机开展的活动,引导幼儿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儿歌,激发他们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发展其语言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配合表演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p><p>活动目标:</p><p>1、用普通话独立、清晰的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意义,学词:瞧、鼓励。</p><p>2、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p><p>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表演动作的兴趣。</p><p>活动准备:</p><p>《小熊过桥》的投影片。</p><p>活动过程:</p><p>1、哑剧引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表演根据儿歌第一段改编的哑剧。</p><p>(1)表演力求生动,着重刻画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p><p>(2)请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要求幼儿与教师表演的不一样。</p><p>2、学习儿歌。</p><p>(1)引入儿歌第一段。</p><p>①教师出示投影片并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p><p>师:“请小朋友听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p><p>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p><p>③学习第一段,鼓励幼儿创编表演动作。</p><p>(2)学习儿歌第二段。</p><p>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p><p>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p><p>教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p><p>③教师出示投影片并以熊妈妈的口吻朗诵儿歌第二段。</p><p>师:“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办法帮助小熊,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咱们来听听熊妈妈到底是怎么帮助小熊的。”</p><p>④学习第二段,认识并理解词语“鼓励”。</p><p>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p><p>⑥集体朗诵整首儿歌。</p><p>3、分角色朗诵并表演儿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