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4 12:56:22

大班其他教案:会游动的小岛

<p>目标</p><p>1.能根据图片的线索找寻答案,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描述。</p><p>2.重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p><p>准备:挂图。</p><p>过程</p><p>1.这是什么。</p><p>——出示图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p><p>——对幼儿的回答,教师暂时不作肯定或否定。</p><p>2.原来是会游动的小岛。</p><p>——将图一放置在图二的前面,教师开始讲述这两幅画面的图意。</p><p>——小鸟看见了小岛,它会怎么做呢?出示第三幅图,请幼儿看着画面将三幅图联系起来讲述,教师再作简单的小结。</p><p>——出示第四幅图,请幼儿说一说:天亮了,小鸟到了哪里?这个会游动的小岛原来是什么?</p><p>——教师带幼儿一起将四幅图连贯地讲述一遍。</p><p>——每名幼儿按以上的顺序结合图片和同伴相互讲述,教师巡回倾听,了解幼儿的讲述情况。</p><p>——请个别幼儿讲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评价。</p><p>3.图片移动了。</p><p>——教师神秘地将图片的次序打乱,使故事情节发生变化,教师把新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将刚才的故事和新的故事作一比较。</p><p>——请幼儿将试着改变图片次序,编一个新的故事。</p><p>——根据个别幼儿的讲述,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p><p>建议</p><p>1.似龟似岛的画面把幼儿带进悬念之中,诱发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这个悬念,引导幼儿饶有趣味地描述故事情节。</p><p>2.重组图片次序讲述故事,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创造性。按照原来次序讲述是“基础”,一般的幼儿能够对着原顺序图片有序、清楚地讲述即可。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将图片重新编排顺序进行创造性讲述。</p><p>3.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请幼儿在语言区中继续操作和讲述,对于精彩的片段,教师可以作一些记录。</p><p>附讲述参考:</p><p>图一:一只小鸟从湖上飞过,湖面很宽很宽,小鸟飞了很久很久。</p><p>图二:天黑了,下起雨来,小鸟飞不动了。嗬,前面有个黑色的东西,像是一座小岛。</p><p>图三:小鸟落在小岛上,它很累很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p><p>图四:雨停了,天也亮了。小鸟醒来揉揉眼睛,咦!怎么到岸边了呀?嗬,小鸟不是停在小岛上,而是停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大乌龟就像是一座会游动的小岛,把小鸟送到了岸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班其他教案:会游动的小岛